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接受失敗

       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有時候會成功,有時候會失敗,有時候甚至還沒真正開始就失敗了,但是.....一切都是過程,比較重要的是,知不知道自己要作的是什麼?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一個演員的思考

野人獻曝時間 又到了

====
在連日的....操勞之下
終於可以享受這難得的寧靜 追憶昔日的幸福

故事是從上禮拜的表演課開始
我(相信其他同學也有相同感覺)越來越覺得
每一個在表演組的同學質感都很不一樣

而這質感
來自於每個人對生活的感受都不相同
有些人 喜歡堅持著自我的享樂主義
有些人 喜歡用力地過每一分鐘
有些人 喜歡舒服自在的呼吸
....

這些感受 受到長久下來 生命中的旅程 所經歷過的事物所影響著
根源於每個人的生命歷史
家庭 學校 血緣 親情
除了這些外在的環境因素
受到身邊的人所影響的內在 情緒 價值觀
也都一點一滴融入身體的血液之中

外在發生的事物
透過感官接受它 感官引發了刺激 也就是情緒
情緒的強度累積 加上時間以及頻率
萃取就成了態度...
一次又一次的刺激 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態度
長久下去 就成了個性
刺激 情緒 態度 個性 這是一個複雜的流程圖

====

而我最近的感覺是
我之所以來到了這裡
有一個理由是:我的確跟他們很不一樣

但我看著圖書館某層書架上
滿滿的都是一冊冊的碩士論文 製作報告
我找到了 許多我所熟悉的劇場前輩們的紀錄
更精確的說 被文字所記錄下來的心情

翻著那一頁頁 他們述說 辯證 再述說 再辯證 反反覆覆批判自己的文字
我突然有種感覺 所謂的學院派
或許就是 一群不斷自我反思批判的人們
而我的問題是:我們為什麼要批判自己?
或者:我們為什麼不能不批判自己?

我只能說:我們渴求靈性的降臨
一種來自於身體血液裡 渴望被不斷滿足的因子

......
說穿了 或許沒有什麼
這就是欲望
當我們無法被自己所滿足時 我們就得去找尋內在那更潛藏 更強大的自我

人為什麼如此可悲
我們活著 行為著 語言著 我們以為:我是我
但卻總有一個極大的部份在我們心中 被壓抑著 被控制著
而唯有我們先去批判我們現有的自己 那個部份才能被釋放

ok
請問我自己
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你很有自信 那會不會是因為其實你很自卑
你很自卑 是因為你的外表 你不夠聰明 你的感情無法得到滿足
所以你得借助外在的肯定
你的感情無法得到滿足 是你的家庭出了問題?
你跟你女友的感情出了問題?
......不斷的問下去

每挖一個部份 我們就得面對那個在歷史中的我們
那個躲在最陰暗的牆角 偷偷哭泣 不想被光所照見的我們

我看著這些 前輩 前前輩 前前前輩的文字
我稍微有些篤定
因為 我得先爬上這些人的肩膀上 才能知道我看的地方到底有多遠

總是如此的

====

我們得先批判自己 把身上的肌膚皮肉一層層剝下
然後.... 我覺得不是走入劇場
而是 和自己所創作的作品對話

不一定非要是"劇場"
這是 "我"和那個"不是我的我"的角力
         "我和我" 以及"我所創造的我"的對話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給自己的筆記

身為人,我們習慣性地去評論
但要了解自己評論的基礎在哪裡

作為演員,我們無法一邊評論自己,一邊表演
評論只能發生在之前以及之後,或是不發聲

有沒有可能試著不要去評論自己的表演?

可以,但為什麼?

作為觀眾,我們會去感受,這無關好壞,
而觀眾,也有可能去評論,這有關好壞,
但觀眾的評論則無關於我們,因為身為創作者,
我們無法去干預別人的評論

但....我們的確得讓觀眾感受什麼....

如果觀眾感受不到,那是創作者的問題,
如果觀眾給予不好的評價,那是觀眾的問題,

作為演員,我不會一直去評論自己,判斷自己,批評自己,
但我得自問自答:我傳達了什麼....

一句話:我想我還是太習慣思考,而非去感受....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心得]遺忘的旋律

我對這個劇本念念不忘
也對Sarah Ruhl的其他劇本感到好奇

看完後
我去找了網路上面有沒有Euridice的一些相關資料
後來看到了一些演出片段
以及第一景的劇本片段

看起來
劇團似乎算是蠻忠實的搬演了原著劇本

我猶記得 我出來後 對朋友小小聲的說一句話:
我覺得這整個戲的導演策略是錯誤的

現在想想....會不會我也是錯誤的

====

劇情的大綱在兩廳院網站上可以閱讀到

劇本文字的意象很美
雖然平實自然

但光用看的或是聽的 都可以感覺到像是有旋律在躍動著
而扮演石頭的三人角色 則多半用較節奏性的文字去配合

整個劇本
描繪愛情的地方時而舒緩 時而輕快
在冥府的父親 有著憂鬱低沉的性格 像是低音隱伏在其中
熱情的Orpheus則總是帶著飽滿的情感 去撼動人們
有時
地府的冥王 帶來令人心中為之ㄧ凜的尖銳感 不時敲醒沉浸在幸福安穩的人們
這時逗趣愛嘻鬧的石頭們 也會猛烈的打擊著

整個劇本 就在每個人似乎都帶有某種聲音或音樂性的基調下 前進著

而水..
也是整個劇本很重要的元素

戲的開頭就是就是在海邊 一個總是讓人會揚起笑容的地方
水在戲裡
乘載了彼此的思念 掩蓋了悲傷
它有時微弱的從人的頭上滴下一兩滴 但突然
他會傾盆似的倒了人一地 讓人無處可躲
水的變化無常 反覆的令人捉摸不清 又讓人心如刀割


====

以上 是我個人在看完整個戲後 對這個劇本的粗淺想像

我得承認
在視覺上 由於我一直無法進入這個戲
在中段 爸爸開始懸掛xxx時(有雷) 我就半放棄了去"看"這個戲
而是去"聽"這個戲 然後去引發我更多的想像

我會覺得
劇作家必定是個對於音樂非常熟悉
或者聽覺記憶相當優異的人

在我個人的經驗中
我覺得"相較於"視覺嗅覺觸覺 聽覺記憶是較為不敏銳 而且容易被忽略的

在整個戲的過程中
一直有個水聲滴答答的聲音在襯著
而整個場景 特別是描繪地府 也多半像是較為潮濕陰暗的地方

而這個戲 要怎麼使用水跟聲音來讓觀眾進入

似乎就變得很重要

====

而這也是這個戲對我而言 略嫌可惜之處
整個團隊算是有不錯的寫實表演基礎 自然而且平實的呈現 聲音的表現也都很穩定

然而在劇本台詞有需要大量跟聲音有關的描述時
例如一開始:orpheus提到腦海中的旋律
或是每個角色多少都會提到聲音之於他們的意義

而中文劇名:遺忘的旋律
也再再的讓我期待著 演員聲音的表現力 能更豐厚整個戲

音樂的使用上 音效的使用上 跟音效執行的策略上
還有演員角色性與音樂性的結合 水的使用
或許受限於經費 場地 排練時間
都沒有足夠大膽且創意的呈現..

====

題外話:

現代大多的小劇場創作者
對於西方體系 都較為熟悉
但較為熟悉 卻不代表在創作上 就能得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視覺上 始終讓我跳出來而無法進入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
在這麼西方的視覺風格上 (不管是服裝 燈光 舞台)
卻是由一堆台灣人演出 怎麼樣 都有種尷尬存在於那

而如此自然平凡的視覺聽覺演出 和充滿意象的文字相較
也不斷的讓這個戲有形呈現和無形精神在拉扯著

我朋友開玩笑的說:從eurydice下地獄之後 就開始有點悶
我也開玩笑的說:她下地獄之後 我們觀眾也被拉下地獄了XD

這當然是開玩笑的
只是在整體節奏上 已經失去了這個戲該有的音樂性時
這個戲卻像小品般地不斷不斷地循環 同樣的拍子 滴滴答答 滴滴答答
就像聽那背景的水滴聲一樣 看到最後我已經麻木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雜記]摩訶婆羅多

先說在前頭,這並不是一個評論
單純只是彩排場看完後 心頭隨想的亂記.....

====


摩訶婆羅多
我在觀看完之後
看到劇組人員放在網路上的文章--試圖回到劇場本質 演員

我不禁想說
或許這些年輕的學生演員 應該具有更飽滿的能量去支撐整個文本 以及他們的角色

====

改編完的劇本 結構跟企圖是很清楚的
兩支後裔 為了各自的某種慾念而爭戰
期間 為了"勝利"
有人犧牲了自己的孩子 有人背叛了自己的信念 有人為了維護愛情的信念而自願犧牲
......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就是在開頭沒有多久
--「你們 都是有所選擇的」

作為在征戰中 較為疏離的角色 廣博
他靜靜的看著兩大家族的分裂 戰爭 以及戰爭帶來的分離死亡
就像是隱喻著現代人的神一樣
在許多衝突背後 明知其將會發生卻又不去避免
似是要人們自己去體會七情六慾所帶來的痛苦代價


而黑天的角色
其鮮明在於 他的立場看似變化不定
一下子 他是使般度國諸王 失去一切的始作俑者
但他用巧妙的言詞來回答了毗濕摩的疑惑

至於在本劇中後段 最精采的兩軍對峙之中
他又扮演著 姑且讓我稱為"惡魔"的角色

如果我們將惡魔視為一種 在人心裡面 單一慾念達到最高層次的精神力量
那麼黑天就像是將這種精神力量具象化的角色
他不作任何道德價值的判斷
他只是會將人心底小小的一種慾念 催化到一種"我逼不得已"的強大意念

而當這意念逼使著人們作出一些 傷害自己信念或身體的行為之後
他卻又可以像是沒有事一樣
他這樣的行為永遠有著這句話:"你們 都是有所選擇的" 作為開脫

而在戰爭中的每一個人
都堅持著自己的信念(也就是慾念) 作出一件件讓自己痛苦不堪的事情之後
他們一個個死去
最後 在要殺死難敵的前一刻
始終奮戰對抗俱盧族的勇士(抱歉 我忘記他名字了) 終因愧於自己的信念而離開了
這也是這整個劇中 我覺得蠻重要的一刻
在這個戲裡
所有人 健壯的 不健壯的 失明的 陰險的 兇惡的 都不能抵抗黑天
也就是內心慾念的誘惑

而勇士他做了另外一個選擇 所以他消失了 也再也沒有出現

====

回到 這個劇本要在劇場中實現 這一整個關於人性各種慾望的史詩
主要讓人印象深刻有幾個部份
鹽的使用
燈光
大量的肢體動作

鹽的使用很美
特別是燈光打在上面時
會有雪或是沙地的效果

但也因為鹽的使用
使得演員在平衡動作及奔跑上 產生了限制

肢體的部份
主要是用奔跑以及側翻 滾翻等動作交叉出現
偶爾會出現上肩的動作
除了一般會出現的打鬥動作 也加入了慢動作作為延伸肢體張力的元素
這個戲也使用了"椅子" 作為很重要的輔助道具

但我覺得那椅子的形式放在沙地上 由於那椅子的形式 實在太像我國中小課桌椅
和服裝及燈光的風格 總覺得有些尷尬

====

講到這整個戲的手法
在觀看的過程中

有幾個問題始終會干擾著我
一是語言的統一性
二是肢體的可能性及統一性
三是風格
四是節奏
若由風格來看
這個戲的服裝算是中規中矩 蠻符合劇本的風格

而在這樣的服裝跟燈光搭配之下
大多數時候 台詞還不會太過奇怪
可是偶爾會跳出一些實在太現代的字眼 觀眾會爆笑
是真的會爆笑....

肢體的可能性 是讓我覺得這個戲最可惜的地方
這個戲大部分角色的身體 都很直挺挺 (就是挺胸 手肘微彎 加上護肘 很像NBA球員)
但在我的想像中
這類的文本 每個角色應該有屬於他們自己特色的身體

肢體動作的編排上
雖然有很多身段動作
但一方面太侷限在這個正方形空間 動作大都是直來直往
另一方面身段歸身段 角色歸角色

至於慢動作的使用
我覺得也是可惜 使用的時機 對我而言 反而使畫面產生一種凝滯感
但我的想像裡 慢動作的使用 應該是可以加強張力
但由於使用的時機 都正逢劇情張力強 可是當身體延伸較少的時候
反而看起來多半有點趣味(??)

節奏的重複性太高
則是使這長達三個半小時的戲 感覺起來更累人

由於每段著墨的人性層面不同
不得不說 我是觀眾 想要見到的更多
我會希望看到每個人極其所能用自己的信念去說服他人
造成一波又一波的高峰

以及戰爭的緊迫性能夠
藉由奔跑和那些翻滾而加強它的戲劇張力

我也希望在用這個更具幻想力的空台 以及雙面台
能夠帶給我更豐滿的戰爭想像

當然我覺得這個作品能揮灑的地方還有很多
我得先整理一下 才能夠寫成完整的心得

不過先這樣了

====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相信自己

要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做得到
相信自己當下作的每一件事
這件事情是什麼 他就是什麼 沒有對錯 沒有好壞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11/28 一天一問題

只有一個問題:

所有的問題 其實只有一個問題

我卡住了....就這樣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11/27 問題

問題:

        現在...有個人真的真的真的很餓又很渴,他三天沒吃東西了,這時...他得到了一小塊麵包,他身邊還有大概十個人,他們的狀況都跟那個人差不多,甚至有些人的精神狀態比他還糟糕,已經進入了幻想或彌留的狀態,他....會把這個麵包藏起來,一口一口的慢慢吃掉,還是...拿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

問題:

        看見一個和我處境差不多的人,被罵的時候,我想的是:我不想變得跟他一樣;還是:我要作的更好?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11/26 一天一問題

1. 速度清楚,快,而不是亂 <-- 就像情感一樣
2. 鬆鬆的走,讓情感的流動能夠產生
3. 如何去勸阻piba,而不使我們受傷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參考]如何讓別人的想法和你一樣 by 卡內基

原則一 :唯一能自爭辯中獲得好處的辦法是避免爭辯。
原則二 :尊重他人的意見,切勿對他說:你錯了。
原則三 :如果是你錯了,立即斷然承認。
原則四 :以友善的態度開始。
原則五 :設法使他立即說:「對,對」。
原則六 :多讓他說話。
原則七 :讓他覺得這主意是他想到的。
原則八 :真誠的試圖以他人的角度去瞭解一切。
原則九 :同情他人的想法與願望。
原則十 :訴求更崇高的動機。
原則十一 :將你的想法做戲劇化的說明。
原則十二 :提出挑戰。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11/22 一天一問題

1. 享受扮演的樂趣 <-- 活在當下
2. action <--> re-action 竹子的part
3. 記得 emotion level <-- 我得承認 這個最難 target就在那裡 target = 需要家人的我 我不能不去考   慮家人的生活
4. 二王離去時的emotion level
5. piba離開時 到底要說什麼?
6. 最後一幕 target = 不願意答應當統治者的piba 我不希望看見不願意解救我們的piba
7. 練習發聲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11/21 一天一問題

1. 改變說話的方式→從母語去想?
2. 確定呼喊的節奏
3. 強暴犯→決定被強迫的target:我最喜歡的是什麼?最有可能變成強制性的是什麼?
4. 竹子的路線
5. 魚的速度
6. 練習發聲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一天一問題

1. 看著日復一日在身邊發生的悲慘事件,反應是?
2. 找到語言跟身體之間呼吸的關係?
3. 面對人的離去,我留下,反應是?
4. 不同的身體.. 內在,外在環境對自己的影響是?
5. 呼喊的節奏,演員的覺察?
6. 俐落的動作,我看見的是?我的professional是?

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To feel what the character should feel.

         最近在看一本跟表演有關的書,叫做演員與標靶(The actor and the target),裡面提到了六個所謂跟演員有關的標靶,裡面提到,沒有標靶,演員無法動作,而標靶的定義是:

         1. 標靶永遠存在
         2. 標靶必定存在於外,且在可測的距離內
         3. 在你需要之前,標靶已然存在
         4. 標靶永遠是獨特的
         5. 標靶一直在變
         6. 標靶永遠是主動的

         而今天在捷運上,我在思索的問題是,有沒有可能將之縮減?我想到的是用以前數學系的方法,數學系對數學問題解,常有的思維是,思考:有沒有存在解?如果有?那他是不是唯一解?這樣一想,就讓這定義的前三個,可以縮減成一個,標靶獨立存在於可測的距離之內,第四個也就是標靶的唯一性,可是第五跟第六呢?我想了一下,如果標靶沒有一直在變,而且主動的改變的話,只有存在跟唯一性,是無法驅動一個人動作的,這是屬於戲劇表演的定義:標靶主動地在變化,所以,這個時候,縮減成了三個。

        1. 標靶獨立存在於可測的距離之內。
        2. 標靶永遠是獨特的。
        3. 標靶永遠主動地在改變。

        想到這裡,我以為我了解了,可是接著我就想到一個地方,在數學上,即使我們清楚證明了的存在唯一性,接下來才是另一個痛苦的開始,就是要找解....

        找解的方法太多也太難,當時在捷運上,我還是想先搞清楚,到底在這本表演書裡,所講的理論,到底有沒有更簡單的定義,而非我所給的數學定義,就在這個時候,我看到一個衣服有點邋遢的中年人,走過正在打開的捷運門口,他看了一眼右邊,列車的警示音也響起,他再看了一眼車內,接著,才輕盈的跳了進來,抓住了眼前的柱子,我突然領悟了這些定義該怎麼去改寫。

        其實,就是「演員幫助角色看見角色應該要看見的事物」,演員永遠不可能變成角色,這是這一書一直強調的,書中認為,演員絕對不可能能夠百分之百感受到角色在當下所感受到的強度,我認為,這想法是正確的,演員可以接近、比擬、相似,但不可能完全一樣,所以,不需強求也不應該強求;所以作為一個演員,他所具有的能力,是盡力看見角色所能看見的,雖然達不到,但要盡力,至於我用幫助這個字眼,其實保留了一個可能性,演員幫助的越多,即越投入,他與角色的距離越近,幫助的少一些,則與角色的距離遠一些。

        如果我要扮演那個中年人,首先,我得看見這個角色,對於捷運系統沒有那麼熟悉,他想去一個地方,也許是拜訪親人,親人在哪一站他知道,但由於不是那麼熟悉,得再看一次作確認,然後他聽見鈴聲響起,於是,他跳進去了,在短短不到一秒鐘裡,演員得看見角色所看見的,才能夠重現這一段的表演。

        可是,想到這裡,我又想到了一個問題,難道,只是看見了眼前的事物就好了嗎?或者,有沒有更簡單的定義,很多人都會坐捷運,但為什麼沒有引起我的注意?為什麼特別是這個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想,光只是感受還不太夠,因為那個中年人一開始就有個狀態,他看起來,有些在意時間,時間對他而言是緊迫的,所以他得在短暫的時間之內,作很多的決定,如果是一個不趕時間的人,也許,他就這麼錯過捷運了,所以,對演員更重要的是:什麼事物改變了角色?在修改一下,這個定義就成了:演員要幫助角色看見什麼事物可以改變角色的現有狀態

        在生活中,我們不會希望時常被改變,我們可不希望今天有一個考試時,先是早上睡過頭,進了捷運,列車剛好差一點錯過,又不小心坐過站,出了站發現外面下起大雨,淋了全身濕到了教室,發現出門太急忘了拿鉛筆盒,寫考卷寫到一半,早上急急忙忙喝到過期的牛奶,腸胃開始發作,我們就是希望一切都安安全全的;但在表演時,如果只是一切都安安全全的,沒有什麼能改變角色,那觀眾....也就看不見,演員是如何去幫助一個角色努力地生活

        想到這裡,我走下列車,然後問自己一個問題:當我從這裡走向劇場,有什麼事物會改變我的狀態?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心得]偶戲練習:男孩

        我的思緒越來越破碎了,有時候寫完,才
發現,心中真正的感覺好像不是像我寫的那樣
,但....重要嗎?如果我寫出來的感覺跟我心中
真正的感覺不太一樣,不是也很好嗎?這樣我
就有了兩種感覺,或者說是兩種觀點。

        因為太習慣寂寞B姐俱樂部的形式,我同
行的友人問我:你怎麼都沒有笑;其實我還是
有笑,淡淡的笑著,但或許是因為這戲,在反
諷的意圖還是有點明顯;而且我覺得,少了一
個很重要的東西:旁觀者沉默的暴力,這戲直
接講的,還是比較多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無法
像所謂一般人能輕易獲得的,可是一直少了一
記重拳,能夠打到所有觀眾的心中,少了這一
拳,所有的歡笑終究只是拳擊手光鮮亮麗的紅
外套,打不倒觀眾,更別說要撼動什麼。

        結果根本就只是要說 ,還是比較喜歡男孩
,純粹、乾淨,還有....呼吸比較舒服,不會岔
氣。

        真的是很爛的心得,從頭到尾不知道在說
什麼XD。

=======

        一個男孩在醫院裡,旁邊躺著他的親人,
男孩寫著作業,男孩睡著了,然後進入一個夢
,男孩跑到雲中,看見了一個很熟悉的人,男
孩想跟他在一起,想陪著他。

        一個男孩在醫院裡,他生病了,陪伴他的
是一盞檯燈,檯燈會跟他一起玩耍,扮鬼,趁
醫生沒注意時活蹦亂跳,男孩開完了刀,男孩
想要離開病房,他拔掉了點滴,他想離開。

        一個男孩和阿嬤靠撿破爛維生,瓶瓶罐罐
就是男孩的交響樂團,不管有沒有觀眾,男孩
的舞台隨時都在。

========

    偶戲練習:男孩

        以男孩的故事來看,簡單的幾個故事,卻
都是許多男孩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的,在路上旁
若無人的唱起歌或跳起舞,迫不及待讓剛來到
的玩具飛在空中,或和其他玩具們捉對廝殺,

陪在阿嬤的身邊,吵吵鬧鬧,被罵還是要黏著
她。

        在看戲的過程中,一直有個東西潛藏在這
底下,隱隱的拉著我,以及將這看似沒有關係
的片段連接著,我說:是情感..但縮的更小,
是對情感的渴望,或者,對孤獨的恐懼,或者
,和孤獨相處。

        我不敢說,這個戲有企圖去連接到現代人
的孤獨,但..現代人,雖然表面自由,不犯法
想作什麼就作什麼,但有多少成年人敢說:我
現在作的事,是我真的覺得很開心的事?於是
,一邊在作,卻沒有真的在作,心不在那裡,
我試圖舉一個例子:教室裡有一排椅子,你在
教室裡,坐每一個位子,都一樣開心的話,那
麼在哪裡都一樣,這樣很自在;不知什麼原因
,坐每一個位子都不開心,坐哪裡,你都不會
覺得自在,因為你都想離開,於是..在教室裡
,卻又不是真的在教室裡。

        男孩有他的煩惱,但藉由他的想像力,讓

他的世界充滿了樂趣,即使下一刻就得面對生
活帶來的挫折;不過,在當下,他用十足的熱
情在生活著。

        回到創作,偶戲練習,藉由偶,或說是物
件,來呈現有別於現實的敘事形式,透過物件
本身就有的材質特性,反而能給予更多的想像
空間,這是這個戲很令人驚艷之處,也回應了
導演所說:有時候,是物件本身告訴我它的故
事....

        很難說這個戲是好是壞,是喜歡或不喜歡
,也不知道導演最後有沒有超越自己,不過我
真的寧願相信,偶真的有在呼吸,因為,我有
跟著他一起呼吸..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短評]漫遊者

        一個人的幻想能有多瘋狂?進入了幻想,慾望得以實現,想成為美女爭相勾引的萬人迷?還是百萬富翁的唯一得主?或是織田信長?性、權力都得以掌握在手中時,真實或是幻想?如何能夠分辨,要回到殘酷的現實?還是不如留在美好的潛意識?
  
        漫遊者不是一個非常難懂的作品,風格化的表演,不停切換的節奏,用了神話傳說、影集、卡通、電視節目來諧擬,主人翁進入了自己的夢境,卻無法逃脫,連帶的讓身邊的所有人都陷入了他的潛意識,而這一切之所以無法逃脫,似乎都源於一個主人翁無法逃脫跟扭轉的現實。

        在上半場,我原以為是要引入人陷入權力的幻想中,不容易逃脫,而演員所扮演的女性角色多為刻板,原以為也是要作為一種反諷,所以雖然劇情一直沒有開展,而在平面上游走,分別用不同的幾個片段來代表言文凱的幻境, 但對下半場還有些期待,或許這些角色能有所轉化。

        而到了下半場開始,劇情漸漸明朗,引出了言文凱過去的問題後,劇情卻又陷入了泥沼之中,但幻想則更為瘋狂,或進入一種所謂更為"kuso"的場面,最後整個劇情雖藉由不斷的重複過去場景來強化論述,但情緒仍在非合理情節下,所以還是產生斷裂。

=======

         劇場當然不一定要成為說教或宣揚某種精神的地方,劇場是產生幻覺的地方,燈亮燈暗,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觀眾喜歡演員真實的活在隱形飛船裡,即使我們明知為假。

         有幾度,我不禁為幾位女演員的身體過度暴露擔心,我並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但我也不希望因為沒有意義的走光而帶來尷尬,我還是期待在劇情的結構下,那些女性的刻板角色能帶來一些反思,而不僅僅只是帶來娛樂性的養眼效果,但...在整場看下來,那樣的服裝,是有消費女性身體之嫌。

         性、愚笨的人、模仿,都是在表演上很容易帶來娛樂的方式,從古至今皆然,所以觀眾會因為"女性要騎到男生身上"、"學海綿寶寶說話"而笑,但這樣的笑是廉價且商業的,我還是會覺得,這是精緻版的大學生系所之夜表演,主要是未能深化議題去探討。

        但劇場是否真要有什麼精神或議題?這個問題我也常常在問自己,只是我仍然在觀看後,不禁想到,要走這樣的"形式",電影電視,像驚聲尖笑系列其實也已經走的遠,在劇場,諧擬的形式,也有更好的作品,觀眾掏出了皮包,為的又是什麼?整個團隊若想走的長遠,有些東西還是值得再三思考的。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沒有限制,就沒有自由

      如果眼前沒有去處,我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如果腳下沒有路,望著四方,好像都可以前往。
    
      前方有一條未知的道路,筆直向前,我不知道這條路要往哪裡去,眼前看見的有低垂下來的枝條,腐爛的落葉、枯枝,還有潛藏在其底下的危險,但只有這條路可以前進時,縱使不知過程為何,即使上坡下坡的道路都須謹慎行走,只要保持平靜,就能逐漸克服一切危難,可能會流一些汗,或是受點傷,可是回望過程,讓一直在城市中生活的我,又再度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還有召喚起自己的身體裡,一點點的野性。

      忽然地,在這個旅程中,我看見了,三公尺高的水泥牆,聳立在路的一旁,隔絕了裡面往外面,也隔絕了外面看向裡面,一根細細的藤蔓,綿延地從水泥牆柱間,不到二根手指頭的空隙中,伸了出來,在我眼前張揚自己活躍的生命力,冷冰冰的水泥牆,和從裡面探出頭來的樹枝互別苗頭,像是有什麼理由,非得翻過這高牆一樣。

       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受到了:「沒有限制,就沒有自由」這一句話,因為重重限制,因為無路可出,但為了生存,一定得突破,生命在此刻,就展現了它旺盛的活力,因為勇敢面對苦難,微小的存在產生了偉大的震撼。

=======

      今天看完戲後,在學校裡面,隨性地向山上走著,感覺自己的身體和環境的關係,才發現,長期在城市生活的我,封閉了感官,也封閉了想像力,而回到大自然,才又再度喚醒一些快要遺忘的節奏,但我並不悲觀,只要用心,這些原本就在我們體內的東西,就會再度甦醒。

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短評]自由時代

       死亡,是最容易被拿來談論的,嗯...是談論,還是辯論?還是被作為消費?嗯...消費,是媒體消費,還是整個大眾都在消費?但不能否認,死亡發生的意義很強烈,讓人無法輕易忽略。

       張競自焚,記者好友小四想透過自身專業,去撰寫張競自焚相關報導,曾一同參與社運的女友connie認為事件沒有那麼簡單,也不想在未經證實前,輕易的消費張競,工程師弟弟阿貓,手上握有所謂的「秘密」,卻沒有真的想介入,或參與任何後續的活動。

       時間拉回過去,鄭南榕,也是張競最尊敬的人之一,在追思會上,大家透過對他的紀念,表達對自由、民主的期許。

       鄭南榕引火自焚,是為了爭取言論自由,過了二十年,現在的社會已經達成了當初鄭南榕想要達成的目標了嗎?還是,某種被表象掩蓋的真實,仍然躲在社會的角落,政治,在錯誤的地方鑿下了釘子,為了不要二次傷害,寧願錯誤的存在,卻不要承認錯誤,然後忍痛摘除。

       自焚?是否是唯一的選擇?個人的死亡,帶來了一種意義,如同石頭掉入水中,一定會有漣漪,漣漪是一種效應,可是在水中的過程,是一種未知,不知道最後,石頭會不會掉到水底,或是被水草勾住,被水流捲走?

       時間來到南榕自殺後的二十年,我們的言論自由真的被充分利用了嗎?現在的媒體,充斥著一種有效率的新聞,觀眾想看的新聞,面對資訊爆炸的時代,媒體們挑選新聞題材,呈現人們想看,點閱率高,有點、有梗的報導,理想和現實,在資本主義底下,為了維護最基本的生存,孰勝孰負,已經呼之欲出。

       所謂的自由,到底是什麼?什麼又是真正的自由,有多少自由,假自由之名行暴力之實?多數人決定的法治自由,被犧牲的少數人,他們的自由是一種被限制的自由,什麼時候,這樣的多數人會變成少數人?誰來控制這樣的社會局面?金錢?媒體?政治?或是每一個人?

       「許多事情本身並不複雜,複雜的是人」,擁有權力的記者不敢濫用、從事社運的女友害怕被誤會操作議題,知道一切的弟弟,不能理解也不能認同,也不願涉入。

        石頭沉入水中,人死後,一切才正要開始。

=======

        應該是我第一次想要認真寫一寫,看完戲的整體心得,我書寫文字的能力並不好,閱讀文學跟看戲的專注力也不高,但眼看念研究所,書寫這件事情就算不想面對,好像也得開始龜步練習。

        自由時代這個戲,後設的敘事結構,在提問「自由為何」,對我這個理工科出身的人來說,辯證自由為何的邏輯過程很清楚,但作為立論基礎的資料很廣,是我所沒有涉獵,第一時間,到底孰是孰非,我並不知道答案,但當下我也沒有很在意答案為何,畢竟這仍然是一個劇場作品,太快的進入思考,只會讓看戲的過程更加疲憊;也因為,它仍然是一個劇場作品,並非書籍或社論,在考慮到文本本身所涉及議題的嚴肅性,以及觀眾在龐大的文字量轟炸下,是否能及時跟上,抓取這兩個之間平衡點,似乎是這個作品要在劇場中被實現,值得討論之處。

        三個風格化的片段,時間越來越長,力量理想上,也應該要能導向更大更清晰的批判力道,但在最後一段的爭論上,記者以及談判專家言詞,一開始雖有呈現刻板化,但中末段並未呈現立場,所以,受害者的單一立場並未激起共鳴,第二次的出現也未能帶來更多的刺激。

        幾段追思會的,有關歌曲的表演,在整體,其實讓我舒緩並能分神去思考前段意義,我還不知道讓我分神,是為什麼?有可能是因為我本身對鄭南榕事件的陌生所引起,也有可能是因為歌的部份,我的文字敏感度本來就不高,歌不容易第一時間聽懂,跟不上很自然我就放棄了,特別是rap,沒聽過的話,本來就不好跟;在劇場中唱歌,演員若未經過非常好的歌唱訓練,一向不是一件容易被觀眾接受的事,歌曲雖然能夠很直接地傳達感情,但有時候常常也是讓觀眾疏遠的特效藥。

        寫太多了,已經越來越亂,其實我也很好奇一般觀眾的接受程度,畢竟,龐大的文字量,長達二十分鐘,非常寫實的辯論(而非戲劇化的),會不會有人覺得這是一個很知識青年的劇場呢?但我覺得從美國夢工廠到自由時代,再拒一直都在作很容易吃力不討好的事,仍然希望這些沉重的議題,能透過劇場這個媒介來去轉化,讓觀眾能在歡笑的背後,去思考一些問題,我還是很衷心的推薦,午後或傍晚,稍微沉澱一下心情,安安靜靜地走進去牯嶺街小劇場,觀賞這個誠意十足的戲。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學習 不自我

       我覺得,我常常會不受控制的一直講話,應該說,
我的壓抑,是把自己的感情都壓抑住了。

       也因為這種壓抑,會把自己投注在理性的思考裡面
,因為一旦思考,就可以讓情感暫時的被壓抑住,這或
許是因為我喜歡理工的原因,或許是因為逃避,然後可
以把自己隱藏在書本背後,把最糟糕的自己隱藏在一個
成績好的學生背後。

        可是我有很多的憤怒,就這樣被鎖進去了,可是他
一旦找到機會,就會披著理性的外衣,到外處去逛大街

這真的跟表演無關

       後來想想,三個月不見,到底有沒有意義呢?

       廢話,當然有意義,這畢竟是想不到辦法的唯一辦法,
只是再更深一層的去想,三個月,什麼都不能改變,她的
個性沒變,過了三個月,就算聯絡了,她還是不能接受我
的缺點不是嗎?只要我一開口,她就會生氣不是嗎?

       這只不過是冷戰而已,但冷戰並不能解決問題。

       說是三個月再連絡,或許,是給自己三個月,讓自己
再也不要跟這個人聯絡吧?

       就像當初的分手,表面上的理由是給兩個人快樂,其
實,只是想分手的那個想要快樂而已,不是嗎?是我話講
得太白,還是人生真的就是這麼殘酷?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跟表演無關

        想來,自己害怕寂寞,卻喜歡孤單,我寧願在一群人當中,安安靜靜地作自己的事,卻無法一個人活得開心。
        一個人的時候,渴望身邊有個人,二個人的時候,卻希望可以一句話都不要說。
        這種人註定是孤單的,自私所以孤單。

        題外話:我真的想要有個可以讓我自行排練的地方 T__T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什麼是劇場?什麼是表演?

       最近在屏風上課,也開始去北藝大上課,到了不同的環境,其實....根本還沒想過要適應,就已經得開始適應。

       一連看完了屏風的京戲啟示錄、半里長城、女兒紅、莎姆雷特,還在感受國修老師特有的節奏感,每到一個地方,或接觸一個人,就會帶給自己關於不同表演方式的刺激,表演有很多的方法,即使是同一個方法,因每個人的領悟不同就呈現不一樣的觀點,但所有的方法都只是操作表演的途徑,而非直指表演的核心。

       問題也就來了,那麼表演的核心又是什麼,如果所有的方法都只是一條途徑,被帶領的人們到底要去哪裡呢?

       我們接觸所有可能的方法,使用不同的形式,去創造更可能的自由,為的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得問我們自己,表演藝術和其他存在於世界上的東西,有什麼不一樣?

       美感,體驗過一種美好,則會讓人不再忘記,表演藝術如同其他藝術,傳達藝術家對美的體驗,寫實戲劇,真實生活的凝鍊;默劇,使用眼前的幻覺帶人看見真實;物件,反映現代生活更多樣化的溝通媒介。

       我....是不是有稍微了解一點了?

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Without form, there is no freedom

        我把這句話,視為是,對"目標-動機"訓練的根本。

        一個很簡單的歸納是,像是這篇文章,因為我想要探討這句話和表演的關係,form很清楚了,"為了表演",於是我不得不去思考:在我過去的經驗中,有沒有任何提到,和form以及創作自由有關的說法。

        而如果沒有這個明確的目的,我只是分享了我看到這句話,然後轉述了這句話,並且記得,雖然他一樣有某種程度上的意義,但他對我可能就不夠有趣。

        可是我覺得這句話比"目標-動機-障礙"訓練,更為根本的原因在於,這句話已經更為廣泛的包含了戲劇的本質:衝突,例如默劇,我可以無聲的讓身體扭動,但這不叫默劇,如果我要喝水,我得伸出手,握住一個杯子,手的大小不能變,然後拿起來,喝,這個非常簡單的幻覺成立的一個條件是,手大小得固定。

        另外有趣的是,再往上推,這個默劇動作,比我們真的去拿個杯子,然後喝水,多了一點戲劇性,因為沒有真的杯子,但模擬了杯子的動作,是一個form裡面的freedom,我們創造了一個幻覺,接下來,如果我們拿一個杯子,有了某個特殊的目的,偷偷摸摸地拿,很快地拿,又創造了一個幻覺,我們想喝,但結果沒有喝,又是另一個創造,喝了,但杯子裡面沒有水,我們拿著這個杯子,接下來要去哪裡....,這可能是一個戲的開始喔(哈,我知道沒這麼簡單啦),而所有這些創造的源頭,都只源於非常簡單的form。

        或許應該說,在表演裡面,那些天馬行空的創意,是因為外頭有個框架,衝突方能產生趣味。

        觀眾必須先了解了框架,然後才能感受過程(或細節)的趣味;細節很難,但也不難,因為框架決定了,細節就會自然出現。

Without form, there is no freedom

      是什麼意思呢?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看見自己,接受,勇敢的與之相處,才能得到自由...

       人不是完美的,人因為有缺陷,才顯得更像人,不是為了彰顯缺陷而站在舞台上,試著嘲笑缺陷、批判缺陷,而在那之前,我們得先看見....,不抱持立場,理性客觀的看見。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給彼此支持

        或許,我還可以思考的是....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之所以是現在被看見的樣子,並非只有我們,唯有在與人互動時的我們,才會被看見何謂"我",而我是誰,也間接引發了她是誰?

        身為一個演員的對手演員,我現在還能思考的是,我要怎麼樣,能夠去成就妳...,或許這樣子作,我也可以成就這個戲...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精神

       人怎樣被理解 就怎樣被設計 怎樣被設計 就怎樣被對待

       我們有了精神,遇到了外在環境,於是乎,有了形式,有了形式,故事產生了氛圍,有了氛圍,角色被人看見了。

      

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我不要再被污染!!

        在我目前所學的,任何跟表演有關的理論,或任何我所尊敬的人所傳授給我的表演,都不曾出現過,在講建立角色形象、演員魅力有關的東西,或什麼演員如何避免被吃掉。

        這些都是結果,是表象,而且我自己有覺察力,我不僅看的到表象,還知道發生什麼原因,只是我真的不想一次又一次,被沒接受過表演訓練的人評論這些話,或告訴我應該怎麼做去找演員魅力。

        我只想講一件事,何謂真實,何謂在虛構事件,體現真實,這件事情就足以讓我探索很久。

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崖上風景

       我的生命中,存在著這樣一些人,跟我的關係密切、感情深厚,無話不說,卻也常常無話可說。
       我、和他們,都是平平凡凡的人,有顯而易見的優缺點,也都為彼此所熟悉,常常,我為這些人掏心掏肺的付出許多,不求回報,但仍然筋疲力盡,也不只我筋疲力盡,對方也同樣地為這段關係所帶來的痛苦,在夜裡搥胸頓足,恨不得這個人從來不曾出現在生命中。
      
       我們無法任意決定要讓誰進入我們的生命中,再隨心所欲地將他逐出,事實上,一個人一旦曾經出現在自己的心裡,他就已經和我的生命交連在一起,除非我們得了失憶症,...,生命是一連串選擇所編織成的旅程,而有了選擇,就得承受他可能帶來的挫折。

       丈夫只是這樣想的:「儘管生命充滿了挫折,自我難以被理解,還有被滿足,我仍然要...,仍然要...」,事實上,身為演員,我仍然還在思考...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抱怨一下我自己

距離第一次上雋展的默劇課
已經將近一年半了
真是沒什麼長進欸

不想有的缺點還是在:
我還是太依賴自己的身體
只要稍微沒有注意 就的確陷入力量使用過度的慣性

另外我明明就知道動機這件事
但在很多練習的時候 還是會習慣用太過輕鬆的態度面對練習
或者說 會設定不夠真實的動機
這雖然不是不好
但認真的玩劇場 跟認真的玩遊戲
還是不太一樣

或許總歸都是
"太過仰賴直覺"

默劇工作坊 day.1(碎碎念)

記性非常的差
我幾乎完全忘記佩玉上禮拜六的製偶課程
到底要我們完成到哪裡了??

時間並沒有非常的少
只是有時間時沒體力 有體力時都沒辦法作練習或作偶
總不能叫我在急診室跑跑跳跳做瑜珈黏木頭吧
我光是在公車上摸牆就已經有正妹異樣的眼光了 我是摸牆又不是摸乳

今天下午是雋展默劇課的第一堂 中午傳訊息給成功:
如果我起得來 有體力就過去 如果我沒出現就是....先跟妳講

下午一點半起來
身體還在睡眠狀態 唉呀 講什麼睡眠狀態 反正是熬夜沒睡飽 很想昏迷的那種狀態
不過還是一步一腳印的 喝口水 弄個髮蠟 穿上輕便的衣服 對 又是adidas沒錯
往鬼娃的方向前進


雖然已經遲到了一個多鐘頭
還是決定要悠閒的坐公車捷運
享受 在雨後涼爽中閒晃的樂趣

經過古亭站的聯全麻糬 猶豫了要不要進去買
想到之前要求自己:不要再將錢浪費在吃東西上
然後腦袋也不知道怎麼聯想的 或許是因為幾乎所有錢都花在吃東西上 但完全沒長肉
我下了一個決定:

從現在開始
要吃東西就要吃好東西
以後再也不亂花錢吃ㄧ般的東西
不要再吃便利商店的東西
不要只是買裹腹的便當飯糰三明治
不要買方便的鍋貼
我要每一餐都吃不一樣的東西!! 我受夠了食不知味的生活!!

完全離題了 哈哈~~

要來紀錄一下今天上課的內容
因為下午身體完全沒有醒 當然精神也完全沒有醒


雖然已經遲到了一個多鐘頭
還是決定要悠閒的坐公車捷運
享受 在雨後涼爽中閒晃的樂趣

經過古亭站的聯全麻糬 猶豫了要不要進去買
想到之前要求自己:不要再將錢浪費在吃東西上
然後腦袋也不知道怎麼聯想的 或許是因為幾乎所有錢都花在吃東西上 但完全沒長肉
我下了一個決定:

從現在開始
要吃東西就要吃好東西
以後再也不亂花錢吃ㄧ般的東西
不要再吃便利商店的東西
不要只是買裹腹的便當飯糰三明治
不要買方便的鍋貼
我要每一餐都吃不一樣的東西!! 我受夠了食不知味的生活!!

完全離題了 哈哈~~

要來紀錄一下今天上課的內容
因為下午身體完全沒有醒 當然精神也完全沒有醒

如果不紀錄的話 我今晚睡過後 就一定忘光了

========

16:30 音階的練習
方式:作一件平常的家事 掃地打蠟摺衣服 然後聽leader發出的聲響
            第一下 沒有聽到
            第二下 有聽到 但不以為意
            第三下 聽到後 想知道聲音的來源 但還是立刻回去工作
            第四下 確定聲音的來源
            第五下 發現自己聽錯了
            第六下 突然有飛機從頭頂飛過

16:00 今日教學呈現+雋展分享生活經歷
方式:把今天所教的東西 有wave 固定點 摸牆 拔河(拉繩) 舉重
            作簡單的呈現 主題是:「困」

雋展的生活經歷:

15:45 舉重練習
方式:舉重的分解動作是
            先看 蹲下並抓 抓什麼?? 叫抓把子好了XD

            舉起先到胸口 高舉過頭 如果他夠輕 還可以練一下背肌 放到背上
            然後高舉 放下
note:我 識安 逸帆分別呈現
            隨著動機的不同
            識安非常輕鬆的舉起 可以單手舉重 一邊抽菸摳鼻孔 然後還可以轉個圈
            逸帆有個很強的心理動機在支撐他 很慢很慢的舉起

15:30 摸牆練習
note:摸牆 手要放鬆 去尋找各種可能性
           不僅使用肌肉 還要利用關節去創造空間感
           肩膀 背後 下盤 手肘 頭頂 腳
           到極限時 動作質感使牆壁存在的幻覺 變得很強

           技術絕對可以練習 重要的仍然是心理動機
           可能是在非常非常暗的街道上走著 只能靠著這面牆找到往河對岸的路
           而對岸可能是跟非常重要的人有約 或許是要跟女友私奔(媽的 哪個年代)
           也有可能要趕去開一個非常重要的會
           路上也許有些阻礙 一個背後的大石頭 或是水坑

           或者眼前是一片懸崖.....(寫到這裡 我累了 我決定簡短紀錄)

15:15 拔河


15:00 固定點

14:45 能量的旅程


========

也太簡短了吧XDD
其實雋展說了很多 很touch my heart的話

總歸來說 他不斷強調動機的重要 也就是心理寫實
大概可以用他分享的那個故事 來表現他認同的表演內涵

因為這不是我的故事 描述起來會有點支離破碎
所以....我就不描述了XDD

========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7/22 意願

今天是接近傍晚的時候才去跑步
邊跑 天空漸黑

不知道是因為夜晚的噪音變少 所以蟲鳴的聲音顯得清楚
還是因為傍晚時 蟲的活動量變大

不時有蟲突然在腳邊移動 或是撞到我的臉
也可能黏在我身上

總之 讓我整趟跑步 膽顫心驚
當然我最害怕的仍然是有蛇衝出來

========

因為累了一整天
加上跑到一半時 去拉了肚子
加上這三天早中晚固定的肌力訓練 今天也開始進入疲倦期

一旦疲倦 專注力隨之下降
還記得我昨天提出 演員需要具備 感受跟悟性

但在今天傍晚作瑜珈時

我雖然試圖想要喚醒自己的專注力 讓自己想像力釋放
但卻開始有點為做而做 <-- 因為累了嘛= =

於是不僅是要涉入其中
而且為了要讓涉入其中的意義增強
雖然沒有意義本身也是一種意義
但如果 自己給自己作這個聯想的意義 只是為了好玩
是不是很容易就會放棄??

所以一樣 看著眼前的事物 讓自己順著眼睛所見
產生一些可能的情境
或許是有著經濟壓力的地產經紀 不得不去仔細觀察
眼前房子的特點 來想如何要促銷自己的房子
或是深情的男朋友 為了女朋友而低聲下氣拜託人 即使一直被羞辱 也不為所動

憑藉著與自己親身體驗有關的想像
而讓自己重新投入於想像跟感受之中

但即使如此 今天的練習依舊沒有作好
真的太累了

身體和心理是不可能分開的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訓練 7/21

跑步時 永遠都要告訴自己:再一趟

========

重複昨天的練習
從五趟變成了六趟
最後一趟時 提著氣衝上最高點 下來時已經感覺腳步搖晃 精神不集中
於是只能更加集中
開始有餘力可以看四周

踩著木頭的感覺 被草割過腳邊的感覺
想像突然冒出蛇的感覺 被一隻突然飛起來的蛾嚇到
想再往上多爬那一步 最後還是沒有勇氣

當心中充滿動機 跑步本身都有著各種情緒
離題!!

========

主要有兩個想法:

感受
作拜日式時 每一個動作的銜接 不僅在身體上有很大的轉折
視線的變化也幫助了身體的協調
以前都只是單純動作取向 但其實使用視線去帶領時
在戶外 看見的東西有遠有近 如果限制自己在同一條線觀看 且不能跳躍 動作更為細緻
也需要更大的外在專注力

所以 看著大樓的某一個盆栽 像一個電腦螢幕大小
旁邊有幾根金黃的欄杆
向上延伸 每壹層的陽台突出 像是短小的溜滑梯
沿著十四樓 十三樓 依序數下來到了中庭的路燈 有著直聳的黑欄杆
和有如頭一樣大的白色圓燈泡 上面覆著三叉狀的燈罩

悟性

讓自己的想像力釋放
在邊做瑜珈動作時
今天也用了定點暖身 就是選定三點 只在這三點進行暖身

單純做客觀的觀察 描述 是一種方式
但如果想像自己涉入其中情境呢
我用手抓著單槓 想像作拉背動作 看著前方一片雜草樹木
當背肌被拉動 身體的重心一邊往下 一邊又有個向上的力量拉動著
就很自然的可以想像 用著某種可以飛行的載具進行叢林冒險

涉入其中 就不得不去注意
眼前的每一顆樹長的樣子
如果要閃過他 我的路線是什麼 經過低的地方要怎麼飛
碰到高聳的樹 又該怎麼飛 假如有敵人 我的路線怎麼變化
遠方的聲音是不是敵人的聲音 於是我該飛慢一點 飛低一點

那一刻 我覺察自己 無比的專注
身體也會隨著想像不得不調整速度 或是左右搖擺

如果讓想像力釋放
在做單腳平衡時 看著隨風左右晃動的塑膠繩
那好像是一個披頭散髮的人 在與我進行獨木舟上的競技 比誰最晚倒下
我就像是古代的勇士一樣 肩負著一個村莊 進行生死搏鬥

或是
在作扭腰旋轉時 看著大樓的側面
一邊是一道大運河 上面有著一座座橫跨的鋼橋 還有兩棵大神木聳立

或是
想像這是未來城市 而我駕著一輛子彈快車
一下子用極高速穿過隧道 一下子又飛越運河
而外在的聲音也給了我刺激 也許是敵人進行的轟炸 而逼得我不停閃躲

當涉入其中時
原本只是客觀的細節 就會變得更有趣也更有意義
還有重要的一點是 我們會更專注 不受外在的干擾
但加入適當的緊迫性 我們又能對外在事物保持覺察

就像最後我看著一堆枯萎的花
想像有阿婆 小孩 躺在地上的阿公 面無表情的爸爸 跟在後方鼓譟的工人
在廣場上進行遊行抗爭
我後方的轟隆聲越來越大 越來越大 彷彿是軍隊開著坦克要來鎮壓
身為觀察者 我還是不得不感受到來自背後的壓力 以及對眼前這些人的擔心
那聲音越來越近 眼前的這些人民們 無助的吶喊著

最後
我發現那是今天社區要來做消毒的
趕緊收了東西跑走
但還是不小心 吸了一點遠方飄過來的藥劑
真毒 我馬上就覺得鼻子跟喉嚨很癢

========

隨時隨地去感受
想像力則隨著悟性與外在事物的交流而奔馳
還差一個..

意願?? 什麼是意願
為什麼我非得涉入眼前的事件中??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看似親密的疏離

        最近遇到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是看似沒有關係的關係,還有沒有互動的互動?

        有沒有一個人,跟他有很密切的關係,但在外人看起來,卻很陌生?而到底身在其中,我有沒有了解,眼前這個人和我的關係?我看見了,卻又為何適若無睹。

        是不是有些人,會讓我們覺得,他沒有很認真和人來往,沒有很認真的聽人說話,到底是他真的沒有掏出真心,還是他另有別的想法?我,其實比較傾向後面的看法。

         如果我有個獨居的媽媽,她一直有輕生的念頭,常常一個人待在街頭好幾個鐘頭,不喜歡洗澡,也不喜歡吃飯,三年來已經瘦成了只剩三十幾公斤,我沒有辦法把她接回家,因為我以為我太太不喜歡她,我以為她喜歡只有我們兩個人的生活,怕她無聊,所以我把房間弄得很舒服,粉紅色的牆壁,大落地窗,窗外有著她最喜歡的盆栽,床是一種無壓力式泡棉的科技,因為她一直都有失眠的問題,所以有時候我會跟她分床睡,為了讓她好睡,睡前我會幫她點一些精油,還有環境音樂,是一種像是森林裡面,風吹以及蟲鳴鳥叫的聲音,她一整天常常都在一種憂鬱的狀態,就是愁眉深鎖,會看著窗外或是跟貓玩上好幾個鐘頭,偶爾才會露出笑容,
這個下午,我媽又說他不想活了,想去找我爸,我姑姑怎麼勸他都不聽,本來說好要跟老婆去看電影,很久沒跟她出來走走了,但還是抽個空先到我媽媽家去看了一下,我心想,要再提一次把媽媽接回家裡,我....要怎麼開口?

2010年7月2日 星期五

結構產生細節, 細節完成結構

        就像是拼圖一樣,先要有個對圖形的基本概念,然後就知道這裡可能缺少了什麼,然後找到了那塊,嘗試並且補起來,在細節逐漸補齊的時候,結構才算是真正的完成。

        排練也就像這樣,一開始先有個基本概念,然後總是覺得有些地方怪怪的,然後尋找可能的拼圖碎片,最後找到了,然後才慢慢的完成整體結構。

        就像拼圖一樣,沒有所謂的拼圖天才,或許有些人天生對圖形比較敏銳,有些人反應比較快,可以找到吻合的碎片,但他仍然得真的去拼,真的去尋找心中的畫面,但表演更難的,或許是沒有人可以告訴你你心中的畫面是什麼?

硬生生過了一個月

一個月沒有文章

那就真的表示我這一個月都沒有什麼進展欸..=__=||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我是誰

        透過即興,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因為那是在一個未知的情況下,讓自己的情緒流露出來的方式,然後我發現了,第一,我真的是個很容易不耐煩的人;第二,我的確很會傻拍。

        很多的演員訓練方法的確是從遊戲開始,遊戲必定會有規則,規則是為了讓這個遊戲能夠合理進行,可是,如果回到遊戲的本質是:開心的玩,就不難想像,挑戰規則的界線絕對是玩遊戲的人最有樂趣的地方。

        沒有人玩遊戲是為了"遵守規則",大家不都是為了好玩而玩遊戲?

享受當下

終於有了假期
趁這幾天可以稍微密集的看演出
今天去看了賀湘儀在北藝大的獨奏會

有幾個moment 賀湘儀很像富晨軒
雖然這兩個人平常看起來一點都不像
但化了妝之後 賀湘儀在舞台上 有很特殊的魅力
特別在她分享開心的事 靦腆的時候 還有在分享自己真實故事的時候

可惜的是 在某些肢體以及角色變換上
不免讓我覺得有些尷尬
但仍可以接受的是 畢竟這是學習階段的呈現
節目單上也說了 她想要挑戰自己

但我覺得真正可惜的是
其實她很美 但在這次表演中 她好像沒有享受自己的美
在某些時候 需要她外放出更多能量時 例如 唱歌 跳舞 或正在累積張力時
她退縮了

這種退縮好像有很多原因 但對一個已經在劇場一段時間的演員
這種退縮是不是來自於 觀眾並不只是觀眾 而是一群劇場工作者??


其實她不需要退縮的 雖然動作還不夠好看
但只要她享受在其中 觀眾就愛死她了 <-- 至少我就很愛

這讓我聯想到我身邊一個很親近的人
在面對某些角色時 似乎也缺乏了勇氣去更接近那個角色
所以雖然真誠 但如果連演員自己都無法完全奉獻給角色
觀眾又怎麼真正的被觸動??

昨天在麥當勞
不知為何 朋友們鼓譟要來玩我最近很喜歡的repitition的遊戲
然後我們就在地下室玩了起來

有個女孩第一次玩
上場前她滿臉自信 像個大孩子般的躍躍欲試
但因為她是leader
玩著玩著 她發現不知道該說什麼
於是原本開懷的臉 慢慢的漲紅變成尷尬 但場子好像開始尷尬
於是她試圖講了些話 但越來越尷尬

那一刻其實我可以救她
但我覺得 我跟她都應該要享受那個過程 :) <-- 另外也想看她困窘的樣子
那一刻 我突然覺得那就好像我高中跟網友見面時的尷尬 兩個不知道要說什麼

然後害羞的我 在等著她要對我說什麼
然後那一刻 她的笑容也變的很迷人

中斷遊戲後 我跟她說
"我知道那一瞬間很尷尬 但妳應該要享受那個尷尬 不需要講話"

====

用自己的體驗走到這裡
我開始體會當初書上的話

能度過越長的沉默 就會帶來越大的戲劇性

====

前天的演出 有個演員忘記了要接什麼話
然後他講了一句 前面說過的話
那一瞬間 我錯愕了....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說了這句話
我也忘記我要接什麼話

但我也不急 我聽著我心裡的聲音
然後 我說出了第一句話 當我說出來的那一刻

我就知道 這個感覺是對的 然後我突然意識到 觀眾開始聽我說話了....

於是我細細的把這段話說完 用跟之前完全不同的方式
雖然這是一個意外 但又有誰知道呢 :)
只要在場上發生的事情 觀眾都相信他是真的

====

我們會欣賞球員在場上完美的表現 無堅不摧的球技
但我們真正會熱愛一個球員是為什麼?

是他那打不倒的意志 是那面對強勁對手時 毫不放棄的眼神

當他奮力救殏卻跌倒時 我們不會笑他 而是為他心疼 為他加油
演員也應該要像這樣..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關鍵時光

"人如果快溺死,不斷的拍擊水面想要呼吸,卻不斷的往下沉

 但是如果是要到水裡撿東西,卻被水的浮力不斷的往上抬升"


    什麼時候,我們會焦急的等待一個人;什麼時候,我們
會處於一個緊張的環境之中,而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衝
突;什麼時候,我們在等待一個未知的東西;什麼時候,我
們才能得到我們內心真正的渴望。

    我們都曾經有過某些時候,為了某些人暗自神傷,為了
渴望得到對方的愛,而傷害了彼此,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
完美,但我們都很想完美,我們以為從別人身上挖取一塊愛
,我們身上就會更加完滿,但我們卻忽略了,我們的愛也不
斷地被挖走,你挖我的,我挖你的,大家在這種惡性循環中
,存活著。

========

    這齣戲從開頭,演員彼此的爭吵,碰撞,時而聚集在中
心點,看不清楚每個人的臉,只覺得這些人的臉孔,有著徬
惶和無助,隨著舞池的音樂進行,往圓以外散開,雙人或三
人的共舞,這些看似沒有關係的人,透過了慢動作,我們看

清楚他們的臉,而每一對每一對之間,似乎有了關聯。

    識安好不容易衝破人群,卻又在中途倒下,起來,再衝
破人群,又倒下。

    接著彼此的碰撞,演員們彼此跳上對方的肩膀上,像是
想超越什麼,抓取什麼,有人被擋住,狠狠得推了回去。

    在瘋狂的舞動中,人漸漸的散去,冷眼看著還在跳的人
,最後只剩采瑜一個人在舞池中心忘我的跳著。

    四個等待著親人的老人,看著水中不知道是什麼的魚婆
婆還是水婆婆,而其他的人都看不見,老人們始終沒有等到
要等的人,而他們也始終沒有再往前靠近水池,看的更清楚
,即使他們已經看的見了,是沒有勇氣面對,還是沒有力氣
面對?至善從水池爬起,看著鋼琴的方向,呂名堯彈著鋼琴


    兩個不同空間的女子,等待著某個人,一次又一次的撲
空,累積的失落越來越高,他們等待的,究竟是誰?最後,
他們擁抱,等待的一刻來到,終於成真,但兩人臉上的表情
似乎不是心滿意足?他們等待的真是彼此?

    女人們拿著外套在等待,彼此平行的走著,某一刻的到
來?是老公?是情人?是小孩?還是那個不回家的人?男人
們回來,是如釋重負,還是心懷鬼胎?到底他們真正想要的
是什麼?

    戲進行至此,若套用了戲的名稱關鍵時光,則前面一段
段,人用如此長的時間在等待著那所謂一瞬間,但在一瞬間
豁然開朗時,卻發現看見的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它什麼
都不是,它"僅僅只是如此"

    接著進入正戲,一個大家庭,和諧平和的大家庭,稱謂
多的令人眼花撩亂,大舅、叔公、姊夫、伯父、爸,如果連
閔珊的男友懷碩都搞不清楚這些稱謂,身為觀眾的我們也就
別自找麻煩了,反正導演也沒有想讓我們搞清楚吧,但在這
個大家庭裡面,有個服裝狀態很顯然跟大家都不同的名堯,
他看著兩個人--書正和思浩(小美),懷碩開始講著他的故事

    氛圍開始轉變,原本平和快樂的大家庭,原來每個人都
身處著不同的狀況,老公沉迷酒店,缺錢的弟弟,單身的爸
爸,和別的女人跑掉的媽媽,喪子的夫妻。
    這一段段的故事,開始和前面產生了聯結,前面的爭吵
、衝突、等待、推擠碰撞,韻方和采瑜的等待,至善看著名
堯,有些或許明顯,有些或許只是巧合,像哲毅的貢糖..,
但我們每個人雖然都是獨立的個體,卻總是存在一些共有的
情感記憶不是嗎?

    他們身處在一個大家庭中,就像舞池裡的每個人一樣,
各有各的姿態,身在其中,隨著音樂的擺動,不能自己,偶
爾跳出來共舞,跳舞的姿態,不也正是有著些許的張牙舞爪
,看似和諧輕鬆的舞步,在慢動作時,放大每個人的表情肢
體,是不是就呈現了某些張力呢?以各種姿態跳著,但始終
,都沒有人能夠離開別人而獨舞著,最後只剩下采瑜一個人
跳著,但她的獨舞,是一種自由,也參雜一種孤獨。

    大家庭的故事總共有三段,雖然說三段,其實也沒真的
在講什麼故事,與其說是故事,不如說是一種狀態,唯一不
斷在進行的戲劇動作,似乎是書正夫妻跟名堯的關係越來越
明朗,真正的故事,反而是在那狀態背後,每個家庭彼此之
間的故事,主戲提出了問題,這些人生關鍵時刻的背後,有
這些殘破的故事,解答呢?我們都知道,生活很辛苦,家家
有本難唸的經,這些故事或許也是我們每個人身上的故事,
但我還是想問:有沒有提出解答?

    整個戲,對我而言,最動人的地方或許是,書正背負著
小美,走沒幾步路,小美又倒下,書正再背起他,即使失去
力氣,也拖著她,告訴她:妳會好起來。

    這是第一個解答嗎?或是另一個問題的開始,若我們不
顧一切的揹負起另外一個人,還能大步的往前走,亦或是兩
人都痛苦的無法前進。

    第三段的正戲,衝突已經爆發,拿著刀的妻子,控訴丈
夫的暴力,始終不情願對姐姐上香的弟弟,不願意回去看媽
媽的女兒,在這個時刻,他們沒有再逃避面對自己真實的感
情,不再壓抑,妻子說的好:不要以為你沒有拿著刀子,就
代表你不暴力;人生的沉重在於,訴諸於實體的暴力是一種
暴力,但不代表潛藏在平和表面的內在就沒有暴力存在,人
生處處是暴力,但我們為什麼要暴力,因為情感的羈絆。

    最後,名堯跳入了打開的水池,彈了鋼琴,接下來是整
場戲最美的片段,大家一個接著一個的跳入水池,大器的竊
竊私語,至善幫大家擦著身體,采瑜與韻方跳入同一個水池
,與其說他們在水中掙扎,不如說他們正在這過程中,進行
某種淨化,至少他們沒有任何掙扎,看起來是享受的,或許
就像名堯所說:不管我們試圖要往上往下,我們就是會被往
反方向推走,小美不停的被眾人推向名堯,卻又被名堯推回
來,太過用力,只是會被更大的反作用力彈回。

    水是一種理想吧,至少對我而言,這樣的結局雖然很美
,但卻太過夢幻,我總不可能現在去洗個澡,然後發現明天
的一切變得無比美好,這是開玩笑的啦;或許我們要順著水
的力量,就像我們得順著那個人生的流,順著那個流走,偶
爾起身,甩甩身體,我們再也不需要盲目的在pub中,隨著音
樂舞動,而是自己彈下自己的音樂。

    說這是一個沉重的戲或講述人生苦難的戲,都可以,符
老師一直都是善於用形式說故事的人,有時候,將看戲的焦
點放在那些形式上,反而更能觸發自己的情感記憶,畢竟人
是視覺的動物,有些畫面似曾相識,讓我也勾起了我自己的
幼時記憶。

    我也算是個生長在大家庭的人,父親那邊有十個兄弟,
加上他們的老婆、孩子,小時候過年家裏二到四樓至少擠滿
了二三十人,光是稱謂就讓人頭大,更別說每個兄弟教育背
景不同、工作不同,聊起天來....我想還不如就喝酒打麻將
吧。
========

    最後,我並沒有要試圖為這個戲的劇情解套,畢竟,從
這些許多由遊戲形式中發展出來的片段,硬是要套用到一個
寫實情況,我覺得很多時候,都是我自己的想像,我也只抓
了那些會觸動到我情感部分的片段。

    還有一個令我覺得很神來一筆的地方就是,應該是聖誕
老人出來前的(?),異常久的一段暗場,focus都在音樂上,
一點點燈光打在演奏者身上,那段給我一種很感動的感覺,
也說不上來為什麼,無話可說也是一種對話。

    相較於假戲真作,透過演員的情緒達到一種淨化,關鍵
時光則是透過演員由身處的環境之中,身心達到另一種淨化

    演員的表現我很喜歡,簡直就是愛死了我,那種純淨不
做作的感覺,每個人恰如其分的做好自己能做的事,當然我
覺得或許會受限於導演,有些人展露較多的光芒,但在這個
階段,受到侷限不一定是件壞事,看著他們在舞台上,我又
再一次感受到,演員的確是充滿吸引力的工作,我非常非常
羨慕他們,真的。

    演員都很好,或許有些人將來不會走演員這條路,但都
衷心祝福他們,未來能展露更亮的光芒。

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何時會痛恨自己當演員

        此網誌與表演毫無關係,有關的只有演員的工作態度。

        我最痛恨自己當演員是什麼時候呢?就是得面對某些沒有用的意見卻只能悶不吭聲的時候,我就會很生氣,在最近一次演出的排練中,我唯二火大,其一是某個演員在排練時,提了一個我完全不懂,但我也不懂他到底自己懂不懂在說什麼的意見?然後整整浪費了我十分鐘,順便奉送一堆煩躁給我,最後他只說:算了,當我沒說好了;然後我就在這句話爆發了,另外一次是某個演出前所剩的唯一排練,卻還在浪費時間,只為了某個人的理想畫面。

         然後我今天也是,由於要盡量去配合各方面的人,已經讓我覺得抑鬱難平了,然後今天又聽到一些實在沒什麼用的意見,所謂沒有用的意見,就是所謂的個人觀點,所謂個人觀點的危險在於,沒有理論支持,表演或導演理論有用的地方在於,可以拿來檢視,但個人觀點的危險在於,彼此的觀點不同,那誰知道哪個比較好,但個人觀點仍然是個意見,可供參考,但也僅供參考,身為一個演員,最危險的是亂給意見以及亂聽意見,特別是有些人的意見根本未經自我消化,只是聽某個人說過,然後就拿出來,我最討厭聽到這種意見,每次聽到這種意見,我都很想嗆:是喔,那請問如果不這樣做(或這樣做),會發生什麼事?我敢打賭,十個敢講這種意見的人,有九個都說不出結果是什麼,或是這樣做的理由是什麼;我的意思也是說,這種演員其實非常多。

        理由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劇場的對象是觀眾,一個行為必須對觀眾產生影響,在舞台上,可以發生無限多的事情,所以做什麼事情,重要的是,觀眾接收到了什麼,如果觀眾對這件事情毫無反應,那就等於是根本沒做,那乾脆就別做了,以免訊息雜亂;同樣的,如果你做了某件事情,理論上會造成什麼反應,但實際上卻產生了完全不同的反應,簡單來說,一幕原本是要讓觀眾感受到黑色幽默的非寫實打鬥畫面,卻因為太過寫實,對觀眾產生了壓迫感,那他同樣也是失敗的。

         但....抱怨的再多也沒用,劇場本身就是一項工作,既然是工作,他就得有某種程度的忍氣吞聲,這是在哪個地方都一樣的,演員算很幸運的,至少他能在排練場上有很高度的自由,他可以生氣、憤怒、罵人、打人巴掌, 所以...與其把情緒放到日常生活中,不如把情緒放到排練場吧。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工作自己

    
        這兩天做完瑜珈後,都有像游完泳時,極度放鬆,想睡覺的感覺,這應該是正常的吧?

        透過在做拜日式時,控制呼吸的速度去和動作配合,打破以往的慣性,以及透過達到忍耐的極限,來讓自己的身體到另一種層次。

        我這幾天在思考,到底表演訓練如何一個人完成?昨天看到唐美雲的報導,提到她會用看燭火來練眼神的定,看飛鳥來練眼神流轉,這當然也是某種表演訓練。

        今天剛到排練場時,想起一個很簡單的訓練:走路,也就是沿著一條線走路,看著前方,中性的走路就好,然後走了兩三趟後,將手打開,用餘光看著雙手走路,但同時也盯著眼前目標,等於是有三個專注點,隨著當演員的時間越來越長,多向專注力比以往越來越好,做起這些訓練相對是輕鬆,但作完時,也很訝異於這不到五分鐘的練習,就能讓身體放鬆,同時專注力提高。

        但還是困惑我的是,究竟寫實表演,應該如何獨自訓練呢?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有趣的一天

       今天在許多地方,都有值得紀錄的部份。
 
        第一件事情,我在往八里工廠的路上,停好車想買飲料時,一回頭看見一頭蛇倒在路邊,我第一時間嚇的往後跳了一下,接著還不確定他是活著還死了,所以一動也不敢動,直到看見他的頭已經翻轉過來,應該是死了,然後才背脊發冷的走開,但即使知道他死了,還是不敢放鬆,怕還有其他的蛇出現。

        第二個事情,去修車,遇到一些平常不太容易接觸到的人,像是我國中同學那樣,跟他們相比,雖然我的年紀比他們大,但他們的確就顯得很滄桑,為什麼呢?因為遇見的人都很複雜,出入的場所,在所處的環境,保護自己比顯露自己來的更難,潛藏在自己內心裡的黑暗面,得靠更多的臨機應變去面對,才不會被環境吞噬掉。

        第三個事情,重新拿起之前的瑜珈書來練,因為想重新去找到自己身體更內在的感覺,重新從拜日式練習,才發現:天啊,原來我之前做的是如此鬆散;現在做完後,也才真的有更放鬆的感覺;動作之間的聯接,以及呼吸的搭配,牽動著身體各部份肌肉的鬆緊,然後我真的流下了很多汗,因為得用更大的專注力去意識呼吸以及身體。

        以上,有跟表演相關嗎?

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我喜歡這句話

        Paper works cost no money。

        我們的確需要很多的想法跟創意在腦袋裡,那是天份,無可取代,但既然我們不是天才,就需要把一些想法寫下來,慢慢的去擴張他,檢視他的可能性。

        然後,雖然我到最後還是在即興,可是其實,我這些所有即興的東西,都是在第一次整排就出現的,並沒有再多了,因為,第二個點子,通常是最好最瘋狂的點子,但他最容易被忽略,因為,好像沒有第一個瘋狂,而又給了人期待:會不會之後的更好。

        但要怎麼知道是不是第二個點子最好呢?我想,乾脆就把每一個點子寫下來,那不就知道了嗎?有講跟沒講一樣,我覺得我現在講話越來越沒邏輯,常常是想講什麼就說什麼,神經病發了我。
 
        我要說的是,表演雖然是一門需要身體力行的事情,他的過程雖然像是一場比賽,但本質上仍有差異,換言之,表演是一個知道結果的比賽,我們身在其中,雖然我們知道結果,但仍然得奮戰不懈,因為我們想贏,想推翻這個結果,而我們得清楚,身在這個比賽中,我們是誰?我們可以做什麼事?我們跟別人的關係是什麼?

        在人生的關係中,我們常常是遇見了一個人,在某些地方,某些時間,講了什麼話,做了某些事,而引發了某個事件;可是在表演的思考裡面,他的推論是反過來的,從某些事件,我們去找為什麼做這件事,為什麼要在這個地方,跟在這個時間,然後為什麼是這個人,越前面的推論,代表越基本的事情,而更基本的事情是,我為什麼會引發這個事件?那這就要問,我的慾望引發了這個事件,而瞭解自己的慾望,也就是了解自己。

        表演就像是蝴蝶效應中的鬼影定理,知道了結果,我們就可以得到過程。
        
        那我們該怎麼去尋找過程呢?除了排練、訓練,或許就是觀察,觀察什麼呢?誰跟你朝夕相處,跟你有最密切的關係,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在一起呢?找到這樣的人,他就是我們的觀察對象,而有趣的是,這樣的人,卻往往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人。

        其實表演都是在做日常生活很簡單的事,只是那些事情,因為太簡單了,反而不容易被察覺,而不容易被察覺,也就不容易去應用;舉例,每個人都會呼吸,這件事情不用教,但我們很難控制呼吸多長多短,他不會隨著我們的意念乖乖聽話;或許想要表演,第一件事也許是,先了解自己的呼吸....  :)。
 
        也許以上,只是妄想。

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

一個完整的演出 很難


        或許是因為符老師的訓練以及在紙風車的排戲,都告訴了我:演員要靠自己;或者,也是我自己給自己的期許,就算今天場上什麼都沒有,演員就要使用自己的一切,去完成一個表演,因為,最原始的表演就是只有一個人

        但在現代劇場,我們實在太需要跟大家一起合作,所以,我需要有人幫我準備小道具,有人幫我設計衣服,有人幫我設計音樂,甚至還要有人幫我穿衣服、幫我化妝,幫我上大道具,這一次文西在導表演組出了很大問題,但我覺得到最後設計的能量讓我看到了這些人值得敬佩之處,以及許多crew在側台的敬業,這是我第一次進劇場工作,可以這麼地輕鬆,大家都幫我打理的好好的,雖然這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但我的意思是劇場可貴的是,許多人非常辛苦完成一件看似很簡單的事。

        所以我覺得,演員實在沒有道理去質疑一切事情,因為演員有幾個月的時間去調整,但設計或技術常常得在一兩個禮拜,甚至一兩天就到位,這也是為什麼在劇場,演員的錢通常都不會比設計多,而且我今天聽到這群設計沒有錢,我就覺得.......,但又如何,我也沒辦法給予他們工作,就不用自告奮勇去為他們打抱不平了,大家都很辛苦,只是我們好像得更珍惜這三天跟他們相處的機會。

        所以,這是我第一次在劇場講這麼多話,我以前進一次劇場(我想以後也是),能講超過十句話就了不起來了,忙著化妝、換裝、preset道具、熱身、暖聲、技排、QtoQ、彩排,就快去了半條命,請上帝原諒我,雖然我不信神啦,讓我這次開開心心的玩這場戲。

        然後,還是講個跟表演有關的,只要演員內在有情感,就算講錯話、吃字、落詞,其實都沒有關係,觀眾喜歡看演員在舞台上真實的一切,反正,隨著經驗的越來越多,這些技術的東西早晚有天會變好的,所以回歸到原本,何謂真實的一切?什麼叫做真實生活的濃縮?就是演員得不停工作自己的部分,沒有了這一塊最內在的部份,角色永遠不會有靈魂。

         陳腔濫調太多,早點休息吧~~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歌]阿嬤的話



在細漢的時陣阮阿嬤對我尚好 甲尚好的物伴攏會留乎我
伊嘛定定帶我去幼稚園看人在七桃 看人在辦公伙兒 看人在覓相找
伊定定跟阮說 叫阮著要好好仔讀冊 嘸通大漢像恁老爸仔彼呢啊狼狽ㄛ
在彼個時陣 阮攏聽攏嘸 阿嬤 妳到底是在講什麼
大漢了後 才知影阿嬤的話 我會甲永遠永遠放塊心肝底

想到一步一步的過去 定定攏會乎人真難忘
時間一分一秒塊過去 在阮的心內定定攏會想到伊

阿嬤妳今嘛在叨位 阮在叫妳妳甘有聽到
阮的認真甲阮的成功妳甘有看到 阮在叫妳妳知影沒
阿嬤妳今嘛過的好麼 甘有人塊甲妳照顧
希望後世人阮擱會凍來乎妳疼 作妳永遠的孫仔 擱叫妳一聲「阿嬤」




Simple, specific, concrete

        通常,在科學中,越是簡單的解釋,就越有可能是正確的答案。
        其實,在人生中,又何嘗不是呢?人複雜的行為背後,常常是有著非常簡單的動機,情人彼此的誤會,父親的嚴厲,母親的嘮叨,兒子的沉默不語;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是已經放在心裡多久了?
        只是,身為當事者的我們,常常被當下的情緒所掌控,而忘記了當初的目的,等到發現時,卻又太晚了。

      

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科學人的報導

                由於我本身還是自詡為一個科學人,所以我還是有
        在看科學人,這一期提到了腦神經的一個新觀念,就是
        其實在休息或發呆的時候,大腦還是不停的在運作,而
        非像舊有觀念是關閉的。

                科學家提到,其實在專心做一件事情時,跟在發呆
        休息時,前者能量消耗只比後者多了5%,那到底發呆的
        時候,都把能量用到了哪裡呢?

                另外提到了視覺神經元接收到的訊息量很大,但實
        際在過程中不斷銷耗,實際到了腦部時,只有100位元
        而已,而這樣的訊息量根本不足以引發刺激。

                然後用來解釋的方法是,有個專司內部聯繫的系統
        ,在休息時這部份的運作會很活絡,專心時,這部份的
        運作會降低,但也不會完全停止,他舉到一個例子,在
        休息時,有一隻蚊子接近,然後我們舉起手打他;其實
        稱為預設系統的內部聯繫部份,對於外界的刺激此時非
        常敏感,才能及時反應。

                結合前面幾段,其實我聯想到的是在表演做的訓練
        ,很基本而且重要的是放鬆,在場上什麼都不用想,才

        能更敏銳的張開所有感官,並且反應,不也正是和這預
        設系統同理嗎?而反倒是我們太過專心在某件事時,這
        系統對於外界的反應才會減慢。

                我還在想的另外一件事,也就是為什麼在開場前,
        可以在前一分鐘進行一個很簡單的冥想,就是我剛做了
        什麼事,從哪裡來,然後接著進入,是不是因為可以讓
        預設系統接收到某些刺激,但又還能來得及恢復應有活
        性,而不斷的排練,是不是能夠讓預設模式在進行重複
        的刺激時,能進而轉變成內部較為熟悉的資訊。

                如果真的是像我所推論,那找到這部分的反應機制
        ,以及能否進行依照其特性,進行訓練,似乎就能找到
        人之所以對某些事反應的生理根據。

                附帶一提,像阿茲海默症、抑鬱症、精神分裂都跟
        這個系統有關,阿茲海默是因為這部份退化,抑鬱症則
        是外界刺激和這個部份的連結缺少,精神分裂則是這個
        系統過度活化。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疲憊

       早上在等電梯時,眼前是大樓的後花園,突然有個影子從眼前掉落,往一樓的地上一看,原來是一隻跟鴿子差不多的鳥掉落在地上,白白的肚子朝向天空,他翅膀動的很快,但完全無法移動,約莫不到十秒的時間,他就再也一動也不動了。

       "就這樣死了嗎",我愣在原地,外面的雨下著,天空陰暗,無聲的看著這一切發生,對啊,每天同樣的事情不斷發生,不管是意外或是自然死亡,這隻鳥不過也是千萬分之一的生命,即使他燃燒生命最後的力氣掙扎,最後的那一刻,他仍然是敵不過天意的操弄,我想知道在死的那一刻,他在想什麼?是本能反應讓他做最後的掙扎,或是他仍有活著想做的事,但不管怎樣,死了就是死了,不是嗎?

        但他,會知道有個人,在他死前,見過他生命最後的火花嗎?如果他知道,是不是就會覺得比較開心一點?或者也沒什麼差別?但對我而言,他的的確確在我心中刻下了一筆記號,又一個生命在我眼前離開。

        外面的風雨持續著,人生的挑戰一件又一件的來臨,我是無助的等待死亡,或是奮戰到最後一刻?

2010年5月9日 星期日

假戲真作

        要以表演的角度去看亞洲劇團的戲,就會覺得自己是身處在金字塔的底端,最微不足道的一群。

        所以應該是要對別人更寬容一點,而且這樣,我也有更多的精力專注在自己身上,畢竟,每個人有自己的造化,既然他們的未來我無法負責,又何必強求他們達到別人的要求呢?

        看亞洲劇團的戲,每當以演員的角度進入角色的內心時,就會覺得這一切無比真實,心裡都會有個聲音吶喊著,他們的表演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匕首在眼前,無法不直視他們而不感到畏懼。

        人的內心總是有很多情緒在交雜著,這一刻到下一刻的變化迅速,而好的演員總是能夠任意操弄著這些情緒,他感覺到了什麼東西浮現,就像是畫家對色彩的敏銳,鼓手對節奏的敏銳,演員對情緒的敏銳造就了演員的藝術。

        很累,那些所謂的外在表演形式,舞蹈、肢體、歌唱都不是真正累的原因,而是一個演員真正投入,情緒流竄了全身,他必須得專注在身體內部最細微的情感變化七十分鐘,只要有一秒鐘的鬆懈,他與觀眾的距離就會變的無限遠。

        我跟jayanta握手的時候覺得他的手好柔軟,一握好像陷進去一樣,以為他只是輕輕的甩動,但力量卻像是鞭子一樣,雋展說jayanta的力量像水,我覺得都很符合。

        看到好的演員,就一定會逼問自己:我到底在做什麼?我每天的訓練夠了嗎?我對自己真誠嗎?我在場上的每一刻,是不是都有奉獻自己所有力量來閃耀這耀這個角色?

        真誠,是這條路的大門。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人都是有惰性的

        沒想到,文章一欠就欠了七天,好吧,雖然每天夜排,但應該也不是藉口,我總是得找個時間,就算只是寫幾句話也好,沒有藉口,No excuse,演員,不應該有任何一秒不真誠。
    
        而且有句話真酷,
        If I miss one day of practice, I will know it.
        If I miss two days, my manager will know it.
        If I miss three days, my audience will know it.

        好啦,我不要再欠任何一天了。
      

關於repetition

喔 我要來分享一下
結果果然昨天 在我沒有及時察覺可能產生的危險時
在做練習的過程中 咱們的男主角崩潰了

他做完那個練習的一瞬間
跑出去大罵三字經
然後回來一下 又出去
再回來 滿臉淚水 哭著跟大家說:對不起 我排不下去了...

但我得承認 他做那個練習的時候 大家包括我 笑的很開心 =___=||

這個練習是最近我看一本表演書
The actor's art and craft.
(由某位魏性劇場男演員大力推薦 特別強調男 免得大家以為是魏海敏)
(博客來有賣)

裡面提到了一個repetition的練習

這個練習很簡單
遊戲方法為兩個人面對面 其中一個人先說一句話 然後輪流說話
規則"只有" 另外一個人要重複

但是這個遊戲 在玩的過程中
會找到四個可以打破這項規則的方式
(書上寫四個 然後我也只看到四個 廢話 人家教了幾十年了= =)

但反正這些方式 不外乎一個原則:
follow the impulse (順從心裡的渴望 啊 也就是真誠啦)

其實一般人 玩這個遊戲幾次後 經過提醒 他就能夠很流暢的一直玩下去
然後可以非常非常的好笑 也可以很像要吵起來 反正畢竟他是即興
每個人特質不同 結果就不同....

而反倒是在有了一些壞習慣的演員身上
他意識到自己表演 他會先去模仿 先去執行重複 試圖壓抑住心中冒出的一點情緒
不過其實逃不過觀眾的眼睛
因為隨著另外一人 不斷變快 然後我不斷的提醒:重複 快
這種人一定會露餡..... 但他會很快的守住 只是機械性的重複
無視於心中真實的感情

書上也有提到喔 :)

於是 我就進行了下一個練習 concentration
一樣是這個練習 但是 同時要做一件必須得百分之百專注的事 然後重複對方說的話

每個人需要百分之百專注的事情不同
其實很容易找的到 就去找那種你平常不會想做的事就好
原本男主角說 我覺得放空很難 看他練習了一下 我覺得....不太好 太抽象了
我原本請他拿書包裡最不想看的書 他說他都很喜歡
我說 那好 拿一本最喜歡的書來看 接著 因為他不會畫畫
我就請他每看一段 然後用畫的 把腦海裡的畫面給畫下來 <-- 我還沒有請他用左手

他開始做
接著我請玩這個遊戲玩的最好的 排助XDDD (不是演員喔...)
來跟他進行練習

他一開始很專心的看
接著 女生開始跟他對話
一些很稀鬆的對話 你在幹麻 你跟我說話嘛
然後我一邊提醒:重複 一邊提醒:專心看書
接著 他越來越專注在書本上 重複的速度越來越慢 聲音越來越小

然後我們發現
原本因為男主角總是會守住自己的情緒 我們都知道他會一直假裝下去
所以我們不會注意他
可是隨著他越來越專注 觀眾的眼睛開始好奇 他會做什麼反應
所以他雖然沒有回話 沒有反應 可是眼神越來越專注

隨著時間越來越快
女生的速度開始加快 然後開始說
你重複啊 你有在看書嗎? 你還是在看同一頁 你根本沒有畫畫 快點重複

他已經完全停住了 他整個人凝聚在某個畫面 也沒有辦法回答
後來我喊停 接著 就是崩潰了......

女生覺得有點愧疚 她覺得可能是因為她自己後面開始會想要激他說話
所以講話直了一點
但我覺得這是我的錯 因為我一開始示範的時候
因為對某些人 要給一些比較強的刺激時
會放了一點自己的意見進去 <-- 當然是比較負面的

但我還是有提醒 其實要提出好的 正面的 稱讚別人的 重點是要提出"個人觀點"

但其實重點不在於她講的那些話
而且我們都知道 那是故意講的 再者 規則明明很簡單:重複而已
我說了:不用思考 馬上重複就好

但如果只是第一個repetition的練習
上場經驗多的人 真的可以穩住 就是壓抑 甚至還可以馬上模仿
但由於他必須全力專注在眼前的事情上了

他再也沒有力氣去想:我要守住 我要壓抑
當他不做這件事時 就只剩一點力氣去聽
然後原本潛藏的情緒 就一點一點一點的冒上來 他不可能有力氣消化掉
就像我昨天在做那個體能訓練時 那個情緒會一直往上衝 直到我不做那件事

而且 我很清楚 他表面上很輕鬆 但很抗拒這個遊戲
他想用演的方式 來避開
但這個遊戲是避不開的 只要我們是正常有情緒的人
所以 他最後整個是爆發了 爆發並不是因為那女生說了什麼
而是 他一開始就有的那個情緒:他媽的 我為什麼要玩這個白痴蠢遊戲

演員的確可以了解自己的情緒 然後加以運用 但不可能沒有情緒


但......
我說的危險在於
到底我們有沒有那個權利 去要求別人解放自己

隨便的把情緒打開是危險的
有兩種結果
一種是更加封閉
一種是真的開始願意面對情緒

只是 畢竟這是一個遊戲 他是假的
那女生對他說的話 也沒有什麼人生攻擊

我們不是真的要他面對不敢觸碰的過去 <-- 這件事情才是真的危險

所以 我也只能安慰自己 應該不會導致封閉 既然他知道這是假的

=======

這個遊戲 真的還可以一直玩下去
昨天有讓最無視自己情緒的兩個人 玩這個遊戲
他們從頭到尾 就真的一直重複 幾乎沒有換任何一個字

所以那氛圍 完全是凝滯的 走到最後 就很像他們在表演時 場上的氛圍
沒有任何戲劇動作的開展

也許有人會問 難道壓抑不算是一種情緒嗎?
為什麼就不能一直壓抑呢....因為內心真的有壓抑

但其實 我也可以很壓抑
要壓抑 我一定可以比他們在場上要hold更久
可是其實 真正在玩時 到後面 心中已經有太多情緒了
有時候會生氣 但發現自己重複時 講了蠢話 又笑 邊生氣還邊笑
或是心中很不耐煩 然後看著對方虛假 又笑了
或是先為了對方的重複而笑 然後下一刻又可以冷靜的逼問他
或是明明心中已經很火大 但還是試探性的去講了某一句話
當他正要脫口而出時 好像抓到把柄似的看著他 看他是不是要機械性的重複
我心中也知道這個遊戲是假的 那又如何??????
我的情緒是真的 那就夠了....
而且正因為他是假的 我更可以真情流露

實在太多的情緒在心裡面跑
因為 這就是人.....

所以 所謂的壓抑 到底是有意識 還是無意識的?
有意識的 那他可以成為演員的武器 非常非常好的武器
如果是無意識的 那只不過是我們人生下來以後 後天的教育 價值觀 所加諸的包袱

但在舞台上 我們不需要這個....

從來沒有好的演出 在事後觀眾的迴響是
"喔 天啊 他實在是太壓抑了 壓抑的真好看"
"喔 天啊 他都沒有真情流露的時候 真是太厲害了"
"喔 天啊 你看那演員完全沒有反應欸 好棒"
"喔 他演技太棒了 因為他完全只有演技 沒有感情"

========

題外話
其實最近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 發現了
很多符老師的肢體訓練 是從這件事情出發的

兩者形式不同 只是一個從語言 一個從肢體 不過肢體本身即是一種語言
換言之......
如果我們把它視為一種表演訓練

只要找到某種語言形式
這個遊戲就可以一直玩下去 :)

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緊抓不放的是...

        目前我接受到的表演訓練裡面,多數會提到,假如要做一件事情,就真的做清楚,做到底,但沒有人告訴我為什麼?像在肢體表演課上,要從某個部位發動移動或旋轉、或流動,那就不斷的去玩,找尋更多的可能性,那在表演課時,就是要把手邊的事情,實物或無實物要做清楚,而既然這些外在樣貌要做的清楚,內在的情緒、心理是否也是一樣呢?

        我現在還不敢對這個問題下結論,但我今天早上出門時有個體悟,我發現我在面對某些問題時,會特別的鑽牛角尖,明明一邊告訴自己不要去想,但另一方面,心裡卻有個情緒一直在跑,而且會自相矛盾,一邊提問給自己,一邊找解答,然後發現那如果這樣問會不會比較好,接著又給自己一個解答,他會給我很強很強的設定就是,我待會要做一件事,而且這件事會怎樣怎樣,萬一他沒有怎樣的話,我就會........。

        那其實來到排戲,好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緊抓動機不放的原因,因為在生活裡,我們真的就是常常會緊抓著這個東西不動,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其實是無意識的被驅使,因為那已經在幾十年的人格養成中,潛移默化了;換言之,當我們了解了角色的內在動機時,透過排練我們得去強化他的動機,因為我們畢竟只有幾次的機會去體驗角色的個性,如果這時候沒有緊緊抓住,角色的個性就不會出現。

        在昨天的排戲中,我發怒了,很奇怪,我以前沒有一次排戲會在那裡生氣,而且我覺得很妙的是,雖然我生氣了,但我也不會覺得那個生氣是無法轉換到之後的溫情,後來我想起來了,因為達文西在那邊給我的詮釋,是一種他對於這件事情太不在乎了,跟以前的那種不太確定感是不同的,以前的不太確定感會讓我想鼓勵他,但對於他的不在乎我是會生氣的,但是不管這兩種詮釋是什麼,其實我的動機很清楚"我要他愛我",所以生完氣,我就會難過怎麼會對他那麼兇,於是我還是可以走向這場戲的目的,一個動機在那裡,畢竟對手的詮釋不穩固時,不可能將設定抓的牢牢的,而唯一可以最確定的是"我要什麼"。

        而昨天晚上的最後一個版本,我覺得差不多該是這個樣子了,只是生氣的方式,我覺得好像可以不用那麼可怕就是了。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精神

       打起精神來,不要再怠惰啦!!
       明天一定要有新進度!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Moment

        我要紀錄一下我這幾天排戲時有幾個moment的感覺,先紀錄今天整排時,我在我最後出現的某一幕,那個時候我手上拿著板子(代用道具),然後因為那一幕我原先的設定是覺得都沒能幫到老師,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難過,可是因為戲實在是走的零零落落,走到最後時,我一直覺得不知道老師在幹麻,當我要把老師送走時,他又不願意走,瞪著我的樣子,讓我在一瞬間,分不太清楚,到底是因為戲爛掉了,還是因為我真的覺得這一切都已經失控,可是我心中卻有一個非常大的憤怒要爆發,所以我就狠狠的把手中的導演本摔到地上,那一瞬間的情感的確是真摯到足以讓我做這件事。

        不過當然因為板子砸到地上的聲音太大,可是我當下考慮到的是,因為他是代用道具,他本來只是幾張紙,而且理論上我是在門外,所以我還是順著情緒走下去,不過有些人之後就問我是不是在生氣,但我就說:我是用角色的身分在生氣的。

        現在回想起來,我仍然覺得有這樣的可能性,某種程度上,我對這個戲走到當時所發生的情況,內心感到的無力感,是否和拉斐爾當時的無力感彼此呼應?雖然我跟拉斐爾的個性顯然不同,但是也未必是不能調整,只是這三場戲我的最後結尾都是收在一種極度的無力感,就是我確實是無話可說了,是否是能有另一種可能?因為....我不想這樣,拉斐爾他不一定是個火爆浪子,但是,在面對一個本來信心滿滿想要做好的事,最後卻回天乏術,嗯,好吧,我暫時是覺得拉斐爾無法在那時候如此憤怒,嗯....畢竟他之後沒有戲了,留下這個懸念實在是太沒意義了=____=

        另外一個moment是再排練另一邊的戲時,要走最後某一段話,那一段在讀本時就覺得很順,演起來的時候,在走第二次就抓到基本輪廓,在講其中某一段台詞時,那一瞬間,突然有種很瘋狂的感覺,就是導演說: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腔調,的確達到了某種類似瘋狂的質感;因為那段的確就像是每一個演員的寫照,我笑,因為對於T的無知而嘲笑,我哭,因為想到自己的荒謬而哭,可是我仍然大力嘲笑,所以在那個moment,那一堆台詞就出現了,這就是我說的:不得不出現的言語;身為一個演員,曾經出現過這樣一個moment,就夠了....,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真希望他能一直保有在我身上。

表演是什麼?

        在目前劇場的排練中,如果要問這個問題:表演是什麼?不管是有經驗還是沒有經驗的人,通常都可以講出一堆長篇大論,當然問我的話我也是會講一堆有的沒的,而且最有趣的是,每個人講的常常還差很多,有來自多方的意見當然不錯,但事實上,這麼多的意見交雜在一起,對演員來說卻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好吧,其實有點離題了,本來是想說晚上排練時的一些想法,但好像下午的肢體課,也有些東西可以說,嗯,所以第一段就先跳過吧,符老師的肢體課,和舞蹈還有紙風車的體能訓練,基本上有很大的差異,廢話,符老師的肢體,除了他本身天生的身體條件就很好,另一方面也是他年輕時受過陳偉誠老師非常長時間的訓練,而陳偉誠老師本身也是長時間受過葛羅托斯基直接訓練;因為葛羅托斯基離我的時間太過遙遠,要講符老師得到他真傳的話,我覺得是我誇張了,但是一個好的演員總是能從長時間的訓練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質感,符老師這十幾年下來,長時間的在劇場從事表導演工作,以及不間斷的進行肢體教學,而表演,本身就是個不斷和人產生互動的工作,所以符老師的肢體課,在本質上還是一個表演課,而非只是在鍛鍊體能、柔軟度或肌耐力,這些東西只是必然會從中獲得而已,但反之鍛鍊體能、柔軟度、肌耐力,就絕對不可能會增進表演能力,這也是之前曉劇場在ptt的徵人文章,會引起廣大討論的原因之一,所謂的魔鬼體能訓練,和表演的連結是不是有那麼直接的關係。

        好,得拉回主題了,那到底符老師的肢體課在上什麼?跟著他上課加排戲超過一年的時間,說實話喔,說實話就是我自己還是不了解!感覺上這篇可以結束了,不,不是這樣的!讓我理一下。

        如果講到寫實戲劇,很重要的是,內在心境對於外在事物的反應,產生了情緒,而這個情緒會使得我們要去do something,doing是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準則,要判斷一個戲或一段表演好不好,這個doing是否存在,以及他好不好,就會影響到一個戲,而所謂劇本中的台詞,只是最基本的一個動作,演員必須要能夠很敏銳的去捕捉到身為角色內在心境的真實反應,依據這個反應,然後真的do something,其實應該這樣講,這個反應本身就是個doing,就像我在打這篇文章,因為結構上的不清楚,我會有點焦慮,而重點不在於我是不是感到焦慮,而是同時,我發現我有些小動作,例如咬指甲,邊摸著臉上的痘痘邊往外看,我一直分心去看其他視窗的東西,然後一邊看著時間想說:"天啊,都兩點半了,什麼時候打的完這篇",就是我是以這些行為來反應,而這樣的反應通常是屬於心情上比較焦慮的時候會做的事情,但並不是我先焦慮,然後用這些方式來呈現,重點並不在情緒

        再度拉回主題,那如果講到肢體表演,如果要做類比的話,他一樣是在講,肢體的反應,其實這很有趣,人長的越大,就會越仰賴語言,我們習慣用結構性的語言作為武器,漸漸的,失去了我們天生下來,本能就會的肢體還有聲音,而語言,本身就是一個需要高度思考的工具,但思考卻會箝制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在舞台上一旦開始進行邏輯分析式的思考,演員就會開始疏離,所以表演本來是一件我們在最小的時候最擅長的事情,我們模仿,並且塑造個性,但卻在長大的時候失去了這個能力,所以表演的基礎有一個訓練反而是回歸到中性,回歸到兒時,或是讓自己身體聲音的阻礙透過訓練去除。

        而符老師的肢體課,主要就是透過非語言的方式進行對話,我用非語言而不是肢體的意思是,其實簡單的聲音,身體的流動,節奏,都可以形成對話,而最簡單的開始,符老師永遠強調:先跟隨,然後變奏,而甚至不用去想變奏,因為每個人質感不同,他就會自動產生一種質感上的不同,或許是透過速度或是身體張力的改變,一個轉身、跳躍、翻滾,有動機,自然就會形成一種表演;可是重要的就是在覺察,覺察自己身體的變化,同時意識自己與他人,去感覺自己身體內部的情緒,他所發出的聲音。

        至於符老師的訓練對我的影響,我想最主要就是在場上,我會盡量去同時觀照外在環境與內在心境的互動,特別是別人到底做了什麼事,外在的聲音、事件、影像、音樂;符老師的訓練,著重點在於互動,特別是無語言的互動,這也讓符老師的戲即使在非文本的處理下,透過場面調度,會讓人自然而然產生一種熟悉感,然後有時候,我也能用肢體的節奏感,去觀照自己在表演上的缺失,就像同樣的音樂節奏聽久了會膩,表演節奏也是,一直處在同一種狀態下,自己就會覺察到,而這種覺察,基本上是演員必須一輩子都隨時隨地在感受的,不僅是在表演,而是日常生活,當我來到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或熟悉的地方,我會有什麼感覺,我累的時候生理的反應是什麼,我會用什麼方法讓自己快樂,當我沉默不語的時候我在想什麼,久了他就可以變成一種身體的自然反應,演員需要這個,可是,這是很多台灣所謂的表演訓練沒有傳達給學生的東西,很多學生只看到表面技巧,這其實很可惜,因為這樣訓練出來的,是一個又一個很相似的演員,老人的刻板印象,酒醉的樣子,這或許會得到一種短暫有效的結果,但觀眾不會記得,他會很開心的走出來,但不會記得裡面的演員是誰,我不想變成這樣的演員,因為如果只是想成為這樣的演員,我不會離開數學、物理,我其實不是個愛現、自戀、表演慾很強的人,但表演卻能讓我在劇場中,把我想做的、想說的、透過角色表達,然後我在背後,把部分的自我涉入,嗯...好吧又講太多了。

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

每日三省吾身

        真的要執行每天寫一篇網誌來檢視自己之後,才發現原來以前的自己是有多麼懶惰,連最基本的自我覺察都無法時時刻刻確實做到,今天排戲的狀況很糟,居然沒有什麼東西讓我在事後回想,覺得有值得紀錄的地方,但或許是因為今天排戲前的身體訓練,實在太令人印象深刻了,於是不如就來紀錄一下到底身體訓練,發生了什麼事。

        相較於昨天泡溫泉的感官記憶,今天的感官記憶也算是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虛脫,我現在終於了解這個字的涵義,虛到脫水,今天一開始我就覺得身體不太妙,一些很輕鬆的動作就讓我呼吸不太順暢,後來訓練的量越來越重,我的汗越流越快,覺得汗開始止不住,一直撐著,在每次休息時盡量大口呼吸,但到了最後一個動作要蛙跳時,我跳完一趟落地後,身體有個意念告訴我,如果我再不走出去排練場休息的話,我就要吐了,於是我搖搖晃晃的躺在外面長椅上休息,完全無法思考,我只記得我一直非常大口而且急促的呼吸,用整個腹部加上胸部在呼吸,鼓起的幅度好像青蛙一樣,就算只是稍微的移動都讓我覺得非常吃力,後來大概過了五分鐘,呼吸恢復正常了,我站了起來往休息室走,腳步非常浮,更恐怖的是我的兩隻手的肌肉不斷顫抖,像是發麻的感覺,好像萎縮了一樣,縮在我身體前方。

        我要說的是,我一走出來,所有人都看的出來很不對勁,我在走路的感覺就像五六十歲的老頭,不需表演,所有肌肉、關節、呼吸的狀態都那麼真實,那麼到底表演時,該怎麼去重現呢?
  
        我最近買了一本雋展推薦的書,叫做《The actor's art and craft》,裡面的第一章問了一個問題:表演是什麼?他講到一句話:表演就是在想像的情境中,活的真實;當然這已經是在講結果了,可是很重要的是,活的真實,很剛好的,在魏雋展最近在排亞洲劇團的戲時,寫下的個人筆記提到:一但沒有真實的經驗,觀眾無法跟著演員經驗這趟旅程;事實上,我們偶爾會在一個瞬間,體會到真實,但更大多數的時候,我們視而不見。

        一但我們上了舞台,我們就想要做些什麼,讓觀眾理解些什麼,這或許可以稱做是演員的責任,但這不應該是最終極目的,充其量只是最基本的事情,如果我要表現很累,那麼我就把我今天身體的感官喚醒,我的呼吸,我身體的狀態,我汗流不止的樣子,肌肉的痙癵,但這樣子就是表演了嗎?好像還少了點什麼?旅程,我的身體跟內在經歷了什麼,而來到了這裡?我開始感到有點不適,但還不知道接下去會有什麼事情發生,狀況開始變化,而我為了克服,我喝了點水含在口中,我開始大口呼吸,我繼續訓練,負荷越來越大,身體越來越不受控制,休息時間越來越長,呼吸、心跳、汗水都不受控制,最後在最劇烈的運動時,身體超出負荷;身體是這樣去經歷的,同樣的,情緒也是,只是常常,我們太想把情緒表現出來,卻忘了先去經驗,而一但少了這個體驗的過程,我們就會忽略掉很多細節,在最大的快樂發生之前,是不是通常會先有一個很緊繃的狀況,兩個人出現有一種張力,但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隨著真相的一步步揭露,到底要導向愉快還是悲慘?所謂的溫柔是不是無條件的付出?還是去包容自己第一時間也不一定能接受的行為?當一個人躺在床上動彈不得?什麼是他最開心的事?還有什麼事情能讓他難過?

        的確,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可能去體驗劇本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所以還有另一個條件:想像的情況,嗯,這個...下次再提吧。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全然的放空

        最近,排戲遇到了困難,先不管對手的問題,我覺得,只要套用的對象無法在排練中一直的重複使用,也就表示,套用的對象或許和劇本中的角色稍有出入,也導致了在某些地方會走不下去,但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是,沒有全然的放鬆讓角色進入,涉入了自己的意識或慣性,這一些都會影響到環境還有當時的心境。

        另外一方面,無法在排練中,無法藉由背景的歷史,創造出新的想像,也有可能是過度的使用腦袋思考,而無法真正放鬆的融入角色,講了這麼多,就是我覺得最近需要讓身體還有精神放鬆,於是我就去泡了溫泉!

        泡溫泉是很好的放鬆,以及感官記憶的訓練,因為視覺跟聽覺是我們平常不需費力就會感受的,而視聽嗅味觸五種感覺的順序,也代表了我們平常會使用五種感官的頻率順序,以及這五種感官所及範圍遠近的順序,觸覺是距離最近也最少被察覺的,而在泡溫泉時,因為溫度從蒸氣、溫泉到冷泉或按摩都超過人一般接觸範圍,也是最好訓練這個感官的時候,當然這次的重點並不在於喚醒觸覺感官。

        在泡溫泉時,很適合訓練自己放鬆的原因在於,要熟悉熱或冷,進而和他同化,需要的就是漸進的放鬆跟專注在呼吸上,身體對熱和冷的感覺不同,熱的時候,是先從身體表面的毛孔感受到外在的燙或痛,然後慢慢的覺得溫暖,接著熱到了肌肉,骨頭漸漸的放鬆,然後熱從四肢來到了軀幹本身,最後剩下頭部,當頭部還沒冒汗時,也就表示身體還沒完全融入溫泉之中,直到額頭滲出了汗,臉上的毛孔開始擴張,接著幾個呼吸過後,開始感覺胸悶之後(好像要看泉水跟個人狀況),就差不多可以起來了。

        而冷泉則是完全不同的反應過程,溫泉是慢慢的讓身體泡進去,而冷泉則需要吸一口氣,在身體還沒習慣冷的溫度時,就要一口氣將整個軀幹泡入冷泉中,當然不是要衝進去,只是就像吃辣的時候一樣,如果讓辣一直留在口腔咀嚼,那會很恐怖,不如就是讓他一閃即逝,進入冷泉中,一開始是皮膚感覺刺痛,然後不停的發抖,都可以感覺到雞皮疙瘩的產生,這時候專注在呼吸上,身體也盡量不要動,然後很有趣的,熱會從身體的內部,丹田附近慢慢的往外擴散,軀幹會先充滿溫暖,接著一點一點的到了肌肉,再到皮膚,約莫過了二三分鐘,會覺得身體外側好像包覆著一層膜,這層膜很溫暖,很自由的在冷泉跟皮膚間流動,熱也不斷的從身體內部竄出。

        而在這兩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不用特別去想外在,而是專心的把意念放在呼吸跟丹田上,身體跟精神就會慢慢放鬆,我也透過這個過程去冥想我外婆臉孔的輪廓,眼睛是否有眼袋,他的皺紋,他的鼻子,他嘴巴的顏色,他頭髮的顏色,他身上的衣服,房間的顏色、氣味,我看到他時的感覺,第一句話是什麼,然後慢慢的,我開始知道我要說些什麼,有種感覺會從心底產生,也許是快樂、帶點哀傷,有點愧疚,有種溫暖的感覺,被祥和的氣氛包覆;然後也想到了一些細節該怎麼轉折,嗯,今天發想的過程就到這邊做了小結吧!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跟表演無關

        好多天沒有新文章,嗯,因為前幾天戰在文山劇場回饋演出,然後加上紙風車的白蛇傳開排,做了兩天非常紮實的身體訓練,然後還有光塵不定期的宵夜排練,禮拜三的時候,從下午符老師的肢體課,晚上紙風車的武術、舞蹈、體能訓練,晚上再到板橋車站夜排到兩點,隔天戰的回饋演出完,再到紙風車排戲,讓我的身體超過了負荷,休息到現在都還沒有能夠完全恢復。

        也因為身體如此的累,所以禮拜四的回饋演出其實是很不滿意的,原因就在於因為體力的下降加上熬夜排戲,隔天到了文山劇場,頭非常痛而且身體很重,那時候我就知道演出可能會出亂子,果不其然真的出了一些問題,跳舞也出了很多錯,檢討起來就是專注力不夠,但專注力不夠的原因也是因為那天身體和精神狀況實在是太差。

        也因為這幾天的身體狀況,讓我更覺得演員必須要能夠隨時處於一種身體和精神都能收放自如的狀態,為的就是要去應付排戲或演出時的各種狀況,對手能量太低、場地干擾太多、無實物的賦予、即興排練,一旦狀況不好,就很容易在排練中斷或是在演出時出錯;以前,有一度我會覺得所謂的"專注"就是要非常的炯炯有神,拼命的盯著前方,做身體訓練時也要很嚴肅,有一次看了一本書,他提到:專注是什麼,專注不是沒來由的用力,不然像精神病患,他們不是看起來都很專注在做什麼嗎?那時候我還不懂。

        或許是因為開始去尋找自己身體裡,比較沉靜柔軟的那部份,透過瑜珈,或者更簡單的,閉上眼睛呼吸,讓自己全身上下都放鬆,然後從內觀照自己的身體,我開始在各種身體、聲音訓練中,關注身體能量的根源,透過這樣,我才知道,所謂的專注其實可以很放鬆,在用力的地方用力,不過我講的很輕鬆,但其實還是常常不小心就太過用力,或是因為環境以及內在思緒的干擾,就失去了這樣的專注,但至少,我找到了一個方向。

        以前,符老師總是常常跟我說,我是外放的,看能不能內斂,現在想想,以前我的能量很強,情緒都很爆烈,但現在,我還是花了同樣的力氣在表演上,可是那個能量跟情緒用到了角色身上,而非演員,然後也發現,行動變小了,但卻變的更難了,我甚至比以前花了更多的力氣去做更小的事情,但是,我還不知道這樣的改變會走向哪裡。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關注在當下

        雖然明天要演出,八點就要起來,但給自己的要求,不能隨便放手,至少留點紀錄;最近為了幫一個家長找家教,面試了十幾個家教老師,從大一資工系學生,到30歲的程式設計師都有,而為了在短短三十分鐘之內,了解他們的個性特質,我算是用盡了我在表演上的認知!什麼?面試別人跟表演也有關?我也不知道,或許是我瞎掰的。

        在表演時,常常會有種狀況是,不知道對方要說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要說什麼,然後大家面面相覷,乾在場上,可是面試,當然希望不要有這樣的狀況發生,可是我第一次當面試官,以前都是自己被別人面試比較多,特別是audition,這次要換個角色,要怎麼去引發他們最真實個性的那一面,畢竟,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有些人一開始話夾子就開個不停,有些人則是第一次家教非常緊張,有些年紀較大的人心機較深,不會輕易透露情緒,又一副想要佔我年紀便宜壓倒我,要怎麼能夠保持一個理性的姿態,卻又讓他們不自覺的透露出個性?

        在這交鋒的過程中,我突然理解了一些事情,就是為什麼演員在場上要關注對手,以及建立第一印象,還有目標--障礙的寫實表演訓練法,先從第一個說起,像面試的場合已經很清楚我們彼此目的,話題一定會很清楚,遇到不主動的人,他不敢鼓起勇氣一直說,換言之也就是我必須順著他,一步步的穿過障礙,告訴他他說的話很好,然後受到鼓勵,在這時,很重要的就是要很廣的去抓他想要聊的東西,而一旦抓到了,接下來就可以一直往下走,這就很像即興表演中,"yes, and",可是要達到這件事情,很基本的就是要很快了解對手的喜好,當他是個很有自信的人,就透露他很有希望的訊息,是個沒什麼準備的人,就要主動多準備問題問他。

        而這些方法,其實某種程度,也得用上目標--障礙的方式,在表演時,我們得不斷的去尋找障礙,因為人生處處是障礙啊....可是面試這個時候,畢竟不是要製造戲劇張力,所以反倒是要了解到自己與他的障礙是什麼,而採用最容易突破這些障礙的方法,像如果年紀有差距,溫和的學長面向就有助於打破尷尬,遇到年紀相仿的上班族,不能被壓過,沉穩、緩慢的節奏,從容的態度,就仍然可以讓他覺得是在面試,遇到慢熱的,就得先從他身邊的事務聊起,換言之,要讓他覺得跟我聊天太輕鬆了、太簡單了。

        而我也發現,他們如果有鮮明的第一印象,我就可以比較容易掌握他們的個性,換句話說,在場上表演,也是要以建立清楚的第一印象,讓觀眾清楚,自己可以是個什麼樣的人,其實不僅對於自己在舞台上更為亮眼,對於自己的對手也是一個幫助。

        可是....我覺得我講的還是太瑣碎了,改天有機會再說好了。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與道具的關係

        最近有越來越懶的傾向,每天只要有點雜務,就會非常不自覺的把要做訓練這件事情給忘記,其實照理來說,訓練並不難,只要時時刻刻意識到自己對外在事物的內在反應,那其實就是一個最基本的演員訓練,嗯,不過其實我也常忘記啦,因為生活其實是最難的,同樣的習慣,不斷的重複,就像是....像我每天走出門外,會不會習慣性的按電梯?而我家到底有幾層樓?我們家一層樓有幾戶,警衛的長相還有數量,幾點垃圾車會來?這些事情每天在我們的身邊發生,但事實上,我們一點也不在意他,這些事情太過基本跟平常,就像呼吸一樣,可是反而常常忘記,而表演就是得意識這些,存在我們身體以及外在,以及情感各方面的記憶,當然我講的,是指寫實表演,在舞台上,這些東西必須被喚醒,而寫實表演,也僅僅只是一切表演的基礎,基礎不打好,表演終究只是一種技藝的炫耀,嗯....雖然這樣也很難了啦。
 
        然後我今天要講的,是晚上在文山劇場的一個觀察,不過還只是一個觀察,就是演員在舞台上,必須要活用道具這件事,我們在生活中,會有很多的意外,那其實在表演時,其實也有很多的意外,只是是設計好的意外,今天走了之前的一幕,跟以前不同的事,場上出現了很多的桌球,而導演說,如果不小心踢到桌球,讓桌球在地面上滾動,是好看的,像其中一個演員在進場或出場時,就會假裝不經意的踢到他,還不知道效果是什麼,但自己在某些時候,也嚐試了聲音和桌球交替出現時,這跟自身的表演無關,但就以戲而言,是增加一些懸疑性,像導演就會很喜歡,嗯....我自己是覺得很像電影。

        然後因為不同場地的關係,側台的空間也不同了,所以原本黑道的一幕,就可以在整個側台裡面開槍,然後當演員進來時,可以正對著他,除了原本的聲音,也加上動作,另外因為整個側台的空間為封閉式,所以發出聲音時,也變成有迴音,而這樣試驗的結果,也讓原本的聲音質地產生變化。

        另外因為桌子的不同,所以有演員嘗試從底下鑽過去,我也嘗試了給自己在場上製造一些阻礙,....不過現在就有這個疑問,如果這些試驗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會產生效果,那麼又有什麼意義呢?以及如何去檢視這些事件有沒有意義?我覺得可以用槍聲作為一個例子,因為現實中,如果是在不同的空間有槍聲,那麼理論上,這兩個不同地方的槍聲會不同,而因為今天達到了這兩種聲音質地的不同,所以某種程度上,他與真實是有意義上的相似,那麼是不是也就是說,如果場上的事件某種程度上,表現了真實,也許他就是好的?

        那麼也就是說,像我們為什麼會知道有人即將出現呢?也許是有某個聲音,某個影子,所以適時的釋放給觀眾一些訊息,也是喚醒他們潛意識裡的真實,我覺得這是很難的事情,因為連我們自己,都會常常忽視潛意識裡有的東西。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缺了一天

        因為昨天夜排到了凌晨四點,回來後當然是一點力氣都沒有,而且事實上,早上回來,睡了一覺後,什麼也都記不住。

        這次在排練中,本來自己想要實驗一個東西,就是如何在開頭時建立空間、關係,以及建立後,能夠發生什麼樣的事,我用了很簡單的句子:
A:你一大就在森林裡,很冷,還是回去吃早餐
B:我還想待在這裡
A:早點回來,東西冷了就不好吃囉

        點出了地點,時間,氣候跟事件,但之後似乎並沒有繼續銜接下去,而在整個故事中,森林的事情被一再提出,森林是達文西小時候和叔叔最常來的地方,這裡有達文西第一次許下的願望,這裡也是達文西心情不好會來的地方,也是一個神話起源之地;在即興發展中,森林和樹一再的被強調,但似乎還需要做一點連結,這好像是在講鄉愁?我應該可以跟我的故鄉嘉義的義美夜市或是遠東百貨樓上的電動玩具店做連結,講到故鄉時,我們總會想起某些最具指標性的東西,每個禮拜四才會擺攤的夜市,有釣魚、彈珠台、旋轉木馬和氣球,15元的泡泡冰,賓果店員拿著大聲公的叫喊聲,但現在義美夜市已經不存在了,這些便宜、微不足道的小商品也只能在回憶中找尋,但我仍然會在想起嘉義的時候,想起這些地方,因為那是童年快樂的回憶,但現在已經不在了。

        早餐跟食物也一再的被強調,除了是開場跟結束外,也起了一個很大的娛樂作用,這原因來自於我的小阿姨,我每次回去時,她總是會找一堆吃的東西給我:東山鴨頭、砂鍋魚頭、魚翅羹、鹽酥雞,當然也有她自己煮的東西,她總是喜歡在吃飯前,告訴我今天有什麼東西可以吃,對她來說,永遠太瘦的我在台北,一定常常吃不飽,在她的潛意識裡,用她最擅長的事情--煮飯,來表達對小孩的愛是很自然的,一個人生活的他,只能從掃地、拖地、整理房子、煮飯中,去找尋她人生的意義,而她的智慧,也在其中慢慢的培養而成,她總會嫌我媽煮的飯太鹹,但那種嫌並不是真的在嫌,而是隱晦的形容自己的優點,她即使心情再不好,有多大的壓力,也永遠都希望氣氛是愉快的,即使氣氛已經很愉快了。

        但關係呢?我覺得關係似乎還得再透過某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物件,繼續發展,目前想起來,由早起→因為做夢所以早起→每次做夢都會哭醒→第一次做夢是媽媽離開→媽媽離開是因為爸爸不娶→爸爸不娶是因為地位→地位認同對達文西的影響;為什麼我跟我表弟的關係會這麼好呢?主要的理由是因為他們家並沒有其他跟他年紀相仿的人,而我的個性其實是孤癖的,又只有一個姊姐,沒有兄弟,所以我喜歡回嘉義,喜歡回去找他,這主要是為了彌補我心中的孤獨,而我的小阿姨,其實更溺愛的是我的小表弟,我的大表弟,也就幾乎跟我朝夕相處,所以我們的關係其實比親兄弟還要更親,因為我們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我會盡我所能的對他好,時間跟距離是一個因素,因為在一起的時間短,距離遠,所以我們保持的一種親密關係卻又不會太過靠近產生摩擦,我覺得,我們會那麼好的原因,某種程度上,存在著某些時空,是我們的父母都不會在我們身邊,而我們都恰好填補了彼此的孤獨,而打電動,這種父母絕對不帶他去,但我會帶他去的事情,就成了我們心中最重要的連繫。

        所以下次排戲,我要試驗從打電動,去勾起我跟他之間的回憶,建立我跟他的關係,然後拉出我們彼此共有的孤獨跟矛盾。

        我累了,因為昨天的東西太混雜了,跟表演有關,跟劇場有關,我想....還需要整理一下。

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

簡單的摸牆

        今天晚上復排戰的效率很高,不到八點,符導就決定讓大家去吃披薩,回家後,忙著回覆家教老師的訊息,這一次幫一個學生家長找老師,我簡單的用了一個表格:http://tinyurl.com/yd57b3f,讓想應徵的老師來填寫,至於為什麼要如此勞師動眾呢?因為這個家長並不容易被說服,他對於家長跟學生都有很強的控制慾,卻又認為自己給很大的空間,這在教學上會很累的事,老師必須要能準確掌握家長的心,可是家教老師,特別是數學家教老師,因為數學本身就是比較生硬的學問,擅長數學的人,對於人心就不太擅長,但家長還是需要能把學生成績教好的老師,我不想找個數學不夠好,可是擅於教學的人,因為這對孩子未來的數學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於是我想要去找,有思考過某些問題的人,而這些問題,是我認為這次教這個學生的關鍵。
    
        在回來的問卷中,普遍現象是,大家會不斷強調自己教學上的優點,即使那個問題可以回答的完全沒有關係,這不是很有趣嗎?因為目標是:得到這份工作,所以在回答一些問題時,就會下意識的回答和這份工作有關的答案,最近在看的一本書:The power of the actor,裡面提到一個很簡單的觀念,任何時候都要抱著scene objective,因為今天每個人的目標都很一致:得到這份工作,在回答問題時,雖然一邊是在回答數學跟數學教學的差別,但其實是在回答"我個人"在數學跟在數學教學上的修養,也因為這樣,大家答案的一致性也就會提高;而且某些單選選項的答案,也有很高的一致性。

        但是也因為這樣,我反而很難從回傳表格,看出足夠的資訊,這當然是我當初的疏忽,但似乎也映證了一句話:在顯意識上,大家都自覺是個好的人;這個東西還可以在想想。

        晚上在回覆家教老師,就沒有時間作訓練,剛剛回頭去做了默劇動作中的基本:摸牆,默劇表演最為重要的是創造幻覺,而為了要創造這個幻覺,就不能僅僅只是自己感覺到了,還得有一些簡單的遊戲規則,最基本的一件事情是,永遠要保持一隻手跟牆壁的接觸,不能兩隻手同時離開,永遠是,一隻手不動,另一隻離開,往上、往下,往右、往左都可以,但另外一隻手不動。

        透過這個簡單的原則,可以達到把一個箱子逐漸變小,或是四面八方的牆壁逐漸從外把自己包起來。

        而在試驗的過程中,除了永遠保持永遠有一隻手在牆壁的原則外,還發現了幾個事情,要建立牆壁正在移動的幻覺,舉例來說,如果他正在向身體靠近,過程是兩手先在牆壁上,一隻手靠近,另一手跟上...,可是有一個技術性的東西就是,手的長度畢竟有限,如果動作太大,在兩三次循環後,手就沒有壓縮的空間了,則表演自然也失去可能性,所以,演員對於自己身體要有很大的彈性以及敏感度,這也是默劇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要對自己身體很了解,如果能夠在越細微的動作中製造幻覺,就有越多的可能性。

        當然,默劇摸牆還有視線跟表情的技巧,明天再說囉。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勇氣即興上課

今天去勇氣即興劇場上課,他在重慶北路上靠近成淵高中的一個巷子口,主要是為了這個audition而去的,http://gutsimprov.blogspot.com/,一開始我們做了幾個簡單的遊戲,比較有趣的一個遊戲是「二個人玩,一個人先做一件事,另一個人問他:你在做什麼?要回答一個和正在做的事無關的事情,然後問的人就要做那件事情」訓練反應神經,要能雙向覺察,一邊聽從指令,一邊丟出一個指令,而我在開始玩的時候,一開始會顧著聽從指令跟回答問題,反而會忘了最簡單的問問題,常常都是等吳效賢提醒我:快問問題!我才想起來:啊!對喔,要問他!

正式進入即興劇的開始,很重要的事情是:場上的人要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其實即興劇的文本和一般的文本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即興劇必須面對場上空無一物,且沒有過去,沒有未來的情況下,在定義所謂的空間、關係、歷史時,必須要清楚的說,而且必須要場上的人一丟一接的完成,也不是說"必須",而是完全讓一個人完成,一方面太累,另一方面,也創造了"意外"的可能性,所以很重要的,"yes, and"就是即興劇最重要的事情。

舉例來說:

A:你不要跳到書櫃上。

演員在場上,很容易就回答:偏要,為什麼不要?
這樣子A就得再去想一個為什麼不準他跳到書櫃上的理由,等於是把問題丟回來給他,而yes,真正的意思是,"接受我跳到書櫃上的事實",而且告訴他,我為什麼跳到書櫃上,所以,沒有問句,盡量用肯定句,也是為了要讓對方接受到訊息,所以B可以說...

B:我偏要,誰叫你要打我。

這樣子,A是不是就知道因為我要打B,所以A就可以先接受:我打B這個事實,然後繼續發展,我打B的理由。

A:我打你,因為你不乖。

好,這邊又有一個問題,不乖雖然是一個回答,但是不乖的程度呢?好像沒有被清楚的定義,所以又會造成B的不確定,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A就清楚的講出不乖的具體事實,第二個是B再繼續幫他;可以有以下...

A:我打你,因為你偷拿我皮包裡的錢。或
B:我不乖,因為你不讓我打電動。

可是,講到這裡時,會有一個很大的疑惑,就是A與B的關係呢?完全看不出來,所以雖然有故事,但看不出來關係,這會是一個非常基本的問題,我剛剛是從中間開始講,而事實上,即興劇一開始,就必須要清楚定義空間跟關係,一個簡單的方法是:
A:任意做一件事情、講一句話、一個情緒
B:空間
A:關係
B:yes, and

當然這是指在理想情況下,能在三句話之內說清楚,可是我們在試驗的過程中,發現大家受限於文本訓練時,都會使用潛台詞,但事實上,即興劇就是要很簡單的挑明了講,例如:
(A打了個哈欠)
B:你為什麼把你房間的門鎖起來?
A:,你為什麼要進來我房間
B:小明,我進來你房間是因為要看你高中段考成績單
A:yes, and。

每一句話都必須要能點名關係,特別是關係,要更強調,非常非常刻意,不用覺得奇怪,記住:演員自己不覺得奇怪,觀眾就不會覺得。

即興劇的初步認識就到此為止,希望,我的audition能上。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我要開始寫網誌

想把這裡當成是每天,對於自我(表演)的一個檢視還有紀錄,
也許是做了什麼練習,或者有了什麼創作的構想。

想把這裡當成是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溝通管道,初次嘗試,請
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