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心得]偶戲練習:男孩

        我的思緒越來越破碎了,有時候寫完,才
發現,心中真正的感覺好像不是像我寫的那樣
,但....重要嗎?如果我寫出來的感覺跟我心中
真正的感覺不太一樣,不是也很好嗎?這樣我
就有了兩種感覺,或者說是兩種觀點。

        因為太習慣寂寞B姐俱樂部的形式,我同
行的友人問我:你怎麼都沒有笑;其實我還是
有笑,淡淡的笑著,但或許是因為這戲,在反
諷的意圖還是有點明顯;而且我覺得,少了一
個很重要的東西:旁觀者沉默的暴力,這戲直
接講的,還是比較多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無法
像所謂一般人能輕易獲得的,可是一直少了一
記重拳,能夠打到所有觀眾的心中,少了這一
拳,所有的歡笑終究只是拳擊手光鮮亮麗的紅
外套,打不倒觀眾,更別說要撼動什麼。

        結果根本就只是要說 ,還是比較喜歡男孩
,純粹、乾淨,還有....呼吸比較舒服,不會岔
氣。

        真的是很爛的心得,從頭到尾不知道在說
什麼XD。

=======

        一個男孩在醫院裡,旁邊躺著他的親人,
男孩寫著作業,男孩睡著了,然後進入一個夢
,男孩跑到雲中,看見了一個很熟悉的人,男
孩想跟他在一起,想陪著他。

        一個男孩在醫院裡,他生病了,陪伴他的
是一盞檯燈,檯燈會跟他一起玩耍,扮鬼,趁
醫生沒注意時活蹦亂跳,男孩開完了刀,男孩
想要離開病房,他拔掉了點滴,他想離開。

        一個男孩和阿嬤靠撿破爛維生,瓶瓶罐罐
就是男孩的交響樂團,不管有沒有觀眾,男孩
的舞台隨時都在。

========

    偶戲練習:男孩

        以男孩的故事來看,簡單的幾個故事,卻
都是許多男孩成長過程中會經歷的,在路上旁
若無人的唱起歌或跳起舞,迫不及待讓剛來到
的玩具飛在空中,或和其他玩具們捉對廝殺,

陪在阿嬤的身邊,吵吵鬧鬧,被罵還是要黏著
她。

        在看戲的過程中,一直有個東西潛藏在這
底下,隱隱的拉著我,以及將這看似沒有關係
的片段連接著,我說:是情感..但縮的更小,
是對情感的渴望,或者,對孤獨的恐懼,或者
,和孤獨相處。

        我不敢說,這個戲有企圖去連接到現代人
的孤獨,但..現代人,雖然表面自由,不犯法
想作什麼就作什麼,但有多少成年人敢說:我
現在作的事,是我真的覺得很開心的事?於是
,一邊在作,卻沒有真的在作,心不在那裡,
我試圖舉一個例子:教室裡有一排椅子,你在
教室裡,坐每一個位子,都一樣開心的話,那
麼在哪裡都一樣,這樣很自在;不知什麼原因
,坐每一個位子都不開心,坐哪裡,你都不會
覺得自在,因為你都想離開,於是..在教室裡
,卻又不是真的在教室裡。

        男孩有他的煩惱,但藉由他的想像力,讓

他的世界充滿了樂趣,即使下一刻就得面對生
活帶來的挫折;不過,在當下,他用十足的熱
情在生活著。

        回到創作,偶戲練習,藉由偶,或說是物
件,來呈現有別於現實的敘事形式,透過物件
本身就有的材質特性,反而能給予更多的想像
空間,這是這個戲很令人驚艷之處,也回應了
導演所說:有時候,是物件本身告訴我它的故
事....

        很難說這個戲是好是壞,是喜歡或不喜歡
,也不知道導演最後有沒有超越自己,不過我
真的寧願相信,偶真的有在呼吸,因為,我有
跟著他一起呼吸..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短評]漫遊者

        一個人的幻想能有多瘋狂?進入了幻想,慾望得以實現,想成為美女爭相勾引的萬人迷?還是百萬富翁的唯一得主?或是織田信長?性、權力都得以掌握在手中時,真實或是幻想?如何能夠分辨,要回到殘酷的現實?還是不如留在美好的潛意識?
  
        漫遊者不是一個非常難懂的作品,風格化的表演,不停切換的節奏,用了神話傳說、影集、卡通、電視節目來諧擬,主人翁進入了自己的夢境,卻無法逃脫,連帶的讓身邊的所有人都陷入了他的潛意識,而這一切之所以無法逃脫,似乎都源於一個主人翁無法逃脫跟扭轉的現實。

        在上半場,我原以為是要引入人陷入權力的幻想中,不容易逃脫,而演員所扮演的女性角色多為刻板,原以為也是要作為一種反諷,所以雖然劇情一直沒有開展,而在平面上游走,分別用不同的幾個片段來代表言文凱的幻境, 但對下半場還有些期待,或許這些角色能有所轉化。

        而到了下半場開始,劇情漸漸明朗,引出了言文凱過去的問題後,劇情卻又陷入了泥沼之中,但幻想則更為瘋狂,或進入一種所謂更為"kuso"的場面,最後整個劇情雖藉由不斷的重複過去場景來強化論述,但情緒仍在非合理情節下,所以還是產生斷裂。

=======

         劇場當然不一定要成為說教或宣揚某種精神的地方,劇場是產生幻覺的地方,燈亮燈暗,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觀眾喜歡演員真實的活在隱形飛船裡,即使我們明知為假。

         有幾度,我不禁為幾位女演員的身體過度暴露擔心,我並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但我也不希望因為沒有意義的走光而帶來尷尬,我還是期待在劇情的結構下,那些女性的刻板角色能帶來一些反思,而不僅僅只是帶來娛樂性的養眼效果,但...在整場看下來,那樣的服裝,是有消費女性身體之嫌。

         性、愚笨的人、模仿,都是在表演上很容易帶來娛樂的方式,從古至今皆然,所以觀眾會因為"女性要騎到男生身上"、"學海綿寶寶說話"而笑,但這樣的笑是廉價且商業的,我還是會覺得,這是精緻版的大學生系所之夜表演,主要是未能深化議題去探討。

        但劇場是否真要有什麼精神或議題?這個問題我也常常在問自己,只是我仍然在觀看後,不禁想到,要走這樣的"形式",電影電視,像驚聲尖笑系列其實也已經走的遠,在劇場,諧擬的形式,也有更好的作品,觀眾掏出了皮包,為的又是什麼?整個團隊若想走的長遠,有些東西還是值得再三思考的。